半個月前,京城一場陰謀爆發(fā),有刺客潛入宮殿刺殺光武帝,光武帝重傷不治身亡,楚王旋即宣布刺客為鎮(zhèn)西王所派,宣其為逆賊。
今日,楚王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楚,建元明貞。
登基大典上,楚王宣告:“半年后將伐齊,為光武帝復(fù)仇,解救萬民于水火!”
楚王登基這日,李青殺了一個人,一個盜賊入他家中偷盜,被他一掌拍成肉泥。
楊家后院,楊英聞得楚王登基消息,冷冷道:“都是逆賊,鎮(zhèn)西王謀害元明帝,楚王逼乾文帝離京,又害死光武帝,都是大賊,我遲早要用手中之劍,取爾項上人頭!”
楊家一脈,本是親乾文帝,楊英對鎮(zhèn)西王和楚王,都沒好感。
半年后,楚王領(lǐng)大軍親征齊國,楊英于這日打通任脈,步入武道絕頂,一個十一歲方開始修煉,今不到十五歲的絕頂。
也是這日,楊英開始仗劍出府,快意恩仇。
……
楚王親征這一仗,一打便是三年。
前方消息不斷傳入京,齊、楚兩方勢力,楚國后來居上,占據(jù)乾京,勢力穩(wěn)步大漲,總體強出齊國不少,但齊國卻拼著先天宗師強出一籌,縷縷出手偷襲,致楚國將領(lǐng)有損。
雙方皆損失巨大。
最近一次會戰(zhàn)中,齊國先天宗師率騎兵直沖楚國中軍,大破中軍,楚國大敗。
所謂兵敗如山倒,楚國各個戰(zhàn)場聞聲皆敗。
乾京官員聽到消息,不禁嘆道:“楚國要敗了么,天下在齊?”
“先天宗師,真有此般定鼎之力……”
楚國軍隊一路往楚王舊封地退,那里楚王根基穩(wěn)定,還有一戰(zhàn)之力,齊國分兵追擊,又遣一隊人馬,殺入乾京。
乾京再度遭遇一場血洗。
這場血洗,沒有遵循正當(dāng)規(guī)則,只是亂殺。
乾京作為乾、楚舊都,人心不向齊,屠殺無需顧忌。
商人、官員、地主之家,皆被冠以莫須有罪名被抄、被殺。
楊家酒樓,自也躲不過,一隊士兵殺至,一把火,將酒樓焚盡。
楊英此時不在家,入絕頂高手后,她便常在京畿之地行俠仗義,劫富濟貧,如今傳得‘柔錦女俠’名號。
楊英趕回家后,發(fā)現(xiàn)楊家被焚,以為父親慘死,悔恨之際,楊玄完好無損出現(xiàn)。
楊英抹著眼淚,喜道:“是李叔出手救了父親?”
自十一歲之后,楊英便再沒見過李青,但她知李青一直都在。
楊玄搖頭:“不是,那些官兵四處劫殺,毀人房屋,李兄弟沒出手,我是主動藏在二胡店內(nèi)門,躲過一劫?!?
“李兄弟當(dāng)真一個奇人,那一扇店門,水流不進,火燒不破,官兵拿之無可奈何,后軍中有高人親自在屋外,與李兄弟賠禮道歉?!?
“而李兄弟并不理會,那高人也只得客氣而走?!?
崇武六年,齊國大敗楚國,并將楚國軍隊盡數(shù)圍在楚王舊封地。
這時,一個驚天消息又傳出,失蹤幾年的乾文帝出現(xiàn)了!
當(dāng)年,顧伏年敗亡,其子顧如峰收攏殘軍,與鎮(zhèn)西王和,并割據(jù)一地,自立為王。
但這實為乾文帝謀劃。
乾文帝當(dāng)年聽得顧伏年軍報,知大乾要敗,顧伏年說其子可信,可作一后路,乾文帝便定下此計。
乾文帝逃出京城后,便來到顧如峰軍中。
乾文帝如今見齊楚相爭,兩敗俱傷,便正式出現(xiàn),并發(fā)出圣旨,細(xì)數(shù)鎮(zhèn)西王和楚王謀殺兩任帝君之君,并提供詳細(xì)鐵證,號召各路諸侯勤王,往事既往不究,天下亂賊僅鎮(zhèn)西王、楚王二人。
一些心向大乾之士紛紛響應(yīng),甚至有不少諸侯,覺自身無爭鼎之資,也紛紛投向乾文帝。
顧如峰這些年暗中經(jīng)營勢力,實力不弱,再上諸侯來投,而齊楚兩敗俱傷,乾文帝勢力,又成最強,天下有恢復(fù)大乾之治的傾向。
換源app
李青聞得此消息,也不免一笑:“這般爭斗,倒有些意思,跌宕起伏。”
自六年前感悟一絲上法契機后,他一直在以凡人姿態(tài)看世事變化,看透了,本我道心也就悟了。
這時,屋外傳來腳步聲,是楊英。
“李叔,我打算去尋乾文帝,助乾文帝清除叛逆,還天下一個太平?!睏钣﹂T躬身道。
六年未對楊英說話的李青,微微思索,道:“你去吧,英子在你身上留有一道法力,可護你一次,之后,生死由天?!?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