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法洞虛修行路,第一副壁畫路費衣的前半生,給李青不少啟發(fā)。
第二壁畫記載了一位坤修前輩,名叫王洛櫻。
李青心神沉入壁畫,一些關(guān)乎王洛櫻的零散畫面浮現(xiàn)。
王洛櫻的求道路,有些特殊,事關(guān)三世,還與白蓮仙宗一位名叫晏明的弟子有所干系。
王洛櫻第一世,出身一個偏僻山村,俗套的仙道野故事,山村遭遇邪修血祭人命以修煉道法,一個正氣玄門修士路過,斬殺邪修,只出手時已晚,村民盡被邪修所殺,僅剩一個女嬰。
玄門修士正是白蓮仙宗弟子晏明,女嬰自是王洛櫻。
晏明出于憐惜,收王洛櫻為記名弟子,帶其步入仙道。
只王洛櫻資質(zhì)太差,并無靈根,得假靈根方步入煉氣。
晏明也未想王洛櫻有多大出息,留在身邊打理俗事,多番照顧。
王洛櫻煉氣七層壽盡,僅活百多歲,然后轉(zhuǎn)生,再被晏明收為弟子。
第二世的王洛櫻,有了修仙資質(zhì),三靈根,一路修至假丹境,凝丹失敗,被晏明救下,但只多活十多年,便又壽盡轉(zhuǎn)生。
第三世的王洛櫻再被晏明收入門下,晏明此時已結(jié)嬰,地步上升,為王洛櫻安排一個好人家,致王洛櫻此世資質(zhì)不凡,天靈根,還帶特殊體質(zhì)。
王洛櫻天資不凡,只八歲修煉剛步入煉氣時,晏明執(zhí)行一次宗門任務時,被尸道修士斬殺。
王洛櫻一下變得孤苦無依。
此時,白蓮仙宗一位洞虛真君偶然注意到王洛櫻,覺其體質(zhì)適合自身傳承,收王洛櫻為徒。
王洛櫻自此一飛沖天,得洞虛真君扶持,被當洞虛種子培養(yǎng),一路九竅結(jié)丹、結(jié)嬰,最后結(jié)九十九丈天地法相。
王洛櫻求洞虛時,尋求上法之道,意外得到晏明筆錄,當初晏明死時,王洛櫻尚年幼,不知前塵往事,只知自己有兩位師姐,皆與自己同名,已故。
今得晏明筆錄后,方知所謂兩個師姐,其實只是上兩世的自己,晏明一世為師,自己三世作徒,然王洛櫻拜在洞虛門下后,早已將晏明忘卻。
畢竟她入晏明門下時,年紀太淺,尚不明世理,且晏明此世未教她多少仙道知識,引她入門后,便意外而死。
王洛櫻此世天資卓絕,生于白蓮仙宗附屬城池,就算不被晏明收徒,也會被其他白蓮仙宗弟子收入門下。
得知往事后,王洛櫻淚流滿面,哀怒之下,殺入黃泉宗,要為師父報仇,只殺死晏明的黃泉宗弟子,早已殞命。
三世被晏明收為唯一弟子,王洛櫻卻不能護晏明轉(zhuǎn)生求道,連為晏明報仇都做不到,一時萬念俱灰,有性命之憂,元嬰要直接消散。
王洛櫻洞虛師尊見此,討來宗門真器月心羅盤,說可嘗試用羅盤尋找晏明的轉(zhuǎn)世身。
王洛櫻失魂落魄,不解嘆道:“晏明師父死在黃泉宗之手,定然形神俱滅,沒有轉(zhuǎn)生之機?!?
洞虛真君:“萬事非絕對,晏明或有一份自己的生機?!?
王洛櫻利用月心羅盤幾經(jīng)嘗試,果然找到晏明的轉(zhuǎn)世身,找到那晏明轉(zhuǎn)世身的那一刻,她直接拜無修為的晏明轉(zhuǎn)世身為師。
值此,王洛櫻突然頓悟本我道心,回宗后以上法成就洞虛。
……
“晏明兩世為師,王洛櫻三世作徒?!?
“此等洞虛修行經(jīng)歷,若非在此地,我當是如何也不能知曉。”
李青輕輕一嘆。
王洛櫻的求洞虛之路,可為一波三折,其最后再拜師之時,完全沒考慮本我道心之事,只是從心而為。
拜師后,頓悟本我道心。
“這或許就為契機吧,機緣不到,王洛櫻便與洞虛上法無緣。”
轉(zhuǎn)生輪回,其實已為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格,記憶不同,人生經(jīng)歷亦不同,不可當同一人看待。
目前,也未見有哪個修士能覺醒前世記憶。
王洛櫻拜晏明轉(zhuǎn)世身為師時,已是元嬰后期修士,對方僅是凡人,她能放下身段拜師,也要莫大毅力。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李青作出總結(jié):“王洛櫻的本我道心,事關(guān)前世今生,不影響道心鑄成,此道心,與她實際修行的具體過程又無關(guān),籠統(tǒng)模湖,與路費衣相比,又有不同?!?
“上法,難以復制?!?
“我百世求道,每一世其實也算一種新生,明己求法,有王洛櫻經(jīng)驗在前,不必專從現(xiàn)在第七世出發(fā),諸世勾連起承,也可以?!?
王洛櫻壁畫卷后有語:王洛櫻人生經(jīng)歷,有一定借鑒性,宗門曾有人彷王洛櫻的修行經(jīng)歷,不過無人成功。
“王洛櫻之道的不可復制性,在于其最后的拜師,乃從心之舉,不帶任何目的,模彷者帶目的出發(fā),又如何能成功?!崩钋噍p輕一笑。
看完兩副壁畫,李青的前路已明晰不少,收獲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