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嬰界本體為一座殘缺石碑,坐落于破界峰。
石碑原名鎮(zhèn)海碑,是一件真器,出自一個昔年沒落大宗仙瓊宗,此宗因投靠黃泉宗,被白蓮仙宗征伐。
鎮(zhèn)海碑被魄靈千葉劍一劍而破,成如今殘缺之相。
白蓮仙宗以殘缺鎮(zhèn)海碑,煉制成假嬰界。
負責看守假嬰界的,為一元嬰真人,名茍句,不在九大元嬰真人之列,李青不知其來歷。
「見過茍真人,琉光島真?zhèn)骼钊羲?,欲以一小功,入假嬰界。」李青抵破界峰,拱手見禮。
此茍真人,算為李青第一個正面相見元嬰。
當世一脈的童淵、柳眉兩真人,李青均未見過。
于鎮(zhèn)海碑旁假寐的茍句緩緩睜開眼,搖頭道:「李若水,我聽過你,你之道在穩(wěn),于翻山嶺卻以控大量飛劍為手段,走得八竅、九竅之道,大道之行,所求越圓滿,越需大爭?!?
「你道難成矣?!?
又道:「進吧,假嬰界內(nèi),留有昔年仙瓊宗幾門神通,其中一門,適合你所修劍道,你能否悟得,全看機緣?!?
說罷,也不給李青回話機會,一拂袖,將李青甩入假嬰界內(nèi)。
李青迷糊入得假嬰界,只覺步入一個荒涼之界。
殘破天空,大地斷壁殘垣,整個空間,都為劍痕侵染,此乃魄靈千葉劍破界所留。
鎮(zhèn)海碑所屬仙瓊宗,為一劍道宗門,最后卻被主修水系功法的白蓮仙宗,以劍破之,凸顯荒唐。
假嬰界比較獨特,天空為劍意顯化,可映照金丹內(nèi)貌,故而一些宗門先輩,常于此界顯示假嬰之相。
李青稍微感識,便察覺有不少人在界內(nèi)閉關(guān),多為劍修。
仙瓊宗在此界留有幾門劍道神通,若能以一個小功入內(nèi),悟幾門神通出界,是為大賺。
劍道神通與一般神通不同,它不需費多長時間研磨,最講機緣,會則會,不會則不會。
假嬰界內(nèi)有七處劍池,每處劍池,皆蘊含一門神通,劍道神通無法用文字顯示,只能觀劍而悟。
李青不急于悟神通,只專心觀摩天空嬰臉。
假嬰境的嬰臉,只是一個平面,非立體大腦,一眼觀之,卻不像人臉,只為一大致輪廓。
李青一一觀之。
「四竅嬰臉,取眼耳口鼻為四竅,雖均為單眼、單耳、單鼻,但能保證嬰靈機能正常運轉(zhuǎn),故結(jié)嬰下限為四竅金丹?!?
「三竅則不行,無眼則瞎,無口則饑,無耳則塞?!?
李青隱隱有所悟。
一轉(zhuǎn)半年,李青持續(xù)觀摩先輩嬰臉,基本已將各類嬰臉看盡。
假嬰界中,有不少八竅、九竅嬰臉,最后兩竅,均暫時撇開不管,先以七竅凝嬰臉。
李青也找到與自己竅穴位置差不多的嬰臉,哪竅為眼、哪竅為耳,一目了然。
「如此妥了。」
「有大仙宗為靠,果沒錯,單讓我自己摸索凝嬰臉,不知要冒多大風險?!?
「是該去觀悟劍池?!?
觀嬰臉結(jié)束,結(jié)假嬰不成問題,李青往一處劍池走去。
李青本沒有悟神通之意,只茍真人假嬰界有契合他劍道神通,說不得此為他機緣。
大量飛劍齊聚之地,就為一方劍池。
普通人觀劍池,觀不出端倪。
李青走入第一方劍池,意識沉入第九竅穴,并引動七柄飛劍,慢慢參悟,未有半點反饋。
此劍池神通與李青無緣,李青走入第二劍池,第二劍池有四位同門在悟劍,李青未打擾,盤膝而坐,專心悟己。
一個月后,李青進
到第四方劍池。
只李青剛開始悟劍,便聞假嬰界內(nèi),劍鳴大躁,某一個方向,涌出萬千劍影。
位置來自第七劍池。
有人驚喊:「一劍分化六十四劍,此是哪位師兄!」
化劍之道,一劍化四十八劍,在清衍仙宗就排得上名號,六十四劍,在清衍仙宗也為劍道絕才。
難以想象。
白蓮仙宗可非劍道宗門。
「是卓照明卓師兄,卓師兄已于此間閉關(guān)八十年悟劍,今日終于劍道大成!」有人解釋。
「當年卓師兄參加宗門大比時,不過化出三十二劍,已接近無敵,只因劍丸在資格賽被污,導致挑擂賽遺憾落敗,今卓師兄劍道大成,實力怕僅在全師兄之下?!?
「我看,下次大比,以卓師兄性子,或會直接挑戰(zhàn)全師兄!」
劍鳴隨即而畢,萬千劍影收歸劍池,只見卓照明破空而起,飛出假嬰界。
「卓照明……此人當真了不得。」李青也心生欽佩。
大仙宗,不缺天才。
李青繼續(xù)悟劍。
一個月后,李青進入第五劍池。
與之前不同,他剛一進入第五劍池,便心有所感。
「此地,合該有我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