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歷史上的德軍不僅兵力薄弱,而且高層將領之間對于抗登陸的方針也一直存在分歧。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德元帥主張將主力部署在縱深,采取反擊戰(zhàn)術來抗擊登陸;
b集團軍群司令隆美爾元帥則主張將主力部署在灘頭,依托海灘工事殲敵于灘頭。兩人爭執(zhí)不下,互不相讓,最后只好采取折衷方法,一部分部隊部署于灘頭,一部分部隊部署于縱深,這種兵力部署無論在灘頭還是在縱深,都無法形成優(yōu)勢兵力,既無力在灘頭阻止盟軍的登陸,也無力組織反擊。為日后的失敗埋下伏筆。
更嚴重的是由于兩人對裝甲部隊的使用也存在分歧,希特勒一怒之下將原歸隆美爾指揮的西線機動兵力4個精銳裝甲師改由最高統帥部指揮,這一決定實際上剝奪了西線將領對裝甲部隊的指揮,使隆美爾失去了最令盟軍心驚膽戰(zhàn)的反擊力量,這種情況下焉能不敗。
因為英國艦隊的滿血復活,在加上美國艦隊的加入,德國海軍雖然幾次主動出擊,去襲擊盟軍的運輸船對,但結果都是損失慘重,潛艇因為英國發(fā)明了聲納,同樣的損失慘重。
以后盟軍在大西洋上已經取得了反潛護航的全面勝利,保證了由美國本土運往英國的大批物資、人員安全地橫渡大西洋。英國幾乎成[了一個大兵營,駐有來自十一個國家的近三百萬部隊,每個機場都停滿了飛機。每個港口都擠滿了艦船。據不完全統計,由美國運到英國的各種物資達五百三十余萬噸。
在所有物資中,最重要的就是登陸艇,為了保證足夠數量的登陸艇,盟軍不僅將登陸時間推遲了一個月。美軍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不顧海軍的強烈反對,從太平洋戰(zhàn)場調來一批登陸艇,這才湊夠足夠的登陸艇。
為填補艦炮火力與部隊上陸之間的火力空白,盟軍創(chuàng)造性地將大炮、多管火箭炮裝上登陸艇,改裝成火力支援艇,伴隨登陸艇一起沖擊。提供不間斷的火力支援。
為了快速突破德軍的雷區(qū)和防御陣地。英軍的坦克專家陸軍少將霍巴特提議研制特種坦克,組建特種裝甲部隊,在工兵登陸之前上陸,壓制德軍火力。清除雷區(qū)。破壞障礙。充當開路先鋒。
英國總參謀長艾倫?布魯克陸軍上將批準他的提議,并責成他具體承辦?;舭吞亟洈翟屡?,研制成功兩棲坦克、鋪路用的“轉筒”坦克、掃雷坦克、噴火坦克、架橋坦克、工兵突擊車等多種特種坦克。并訓練出一批特種坦克駕駛員,英軍在此基礎上組建了第79裝甲師,任命霍巴特為師長。該師在類似諾曼底地形的英國諾??撕┻M行了演習,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