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順利地從希特勒的辦公室出來,順便還得到一張支票,一張兩億馬克的研發(fā)經(jīng)費,這是希特勒從軍費的研發(fā)費中專門調(diào)撥給克虜伯公司的,這可是一大筆資金了,一輛四號坦克才價值兩萬多馬克,兩億馬克差不多可以購買八百多輛四號坦克。
希特勒把這筆研發(fā)費用交給李默,但是也是有條件的,桔干變柴油技術研發(fā)出來以后,這個技術必須高度保密,同時要無償交給國家,至于兩款坦克在研發(fā)出來后,也要讓準許其他軍火公司生產(chǎn),但可以收取專利費。
希特勒這要求不算過分,畢竟軍火是一種十分特殊的商品,軍火公司與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交出秸稈變柴油技術李默沒有絲毫的抵抗情緒,克虜伯公司本來就是不搞生物合成燃油的公司,在投資到生物燃油合成上面去,必然牽扯克虜伯公司的人力和財力,至于兩款坦克拿出去共享,李默也沒有意見,必定還有專利費收嘛,德國有能力生產(chǎn)軍火公司都來生產(chǎn)最新式坦克,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德國的坦克生產(chǎn)能力,光一家克虜伯公司生產(chǎn),絕對扛不住戰(zhàn)爭的消耗速度。
回到克虜伯公司,又受到公司的工人的熱烈歡迎,因為李默已經(jīng)宣布給他們加薪了。而克虜伯公司的大規(guī)模撤除行動還在繼續(xù),老舊的機床,機器全部撤除,就連那些不適合改建的廠房也被爆破了,克虜伯公司轟轟烈烈的撤除行動在繼續(xù),而克虜伯本人還毫不知情,當克虜伯回到耗費一身心血的克虜伯公司后,看到這面目全非的一幕后會有什么樣的反應。
……
克虜伯公司搞得熱火朝天,而德國的局勢也是洶涌澎湃,德國的所有報紙、電臺、廣播雜志等一夜之間就出現(xiàn)了無數(shù)針對猶太人罪行的聲討文章,個別猶太人干下的壞事被無限放大,本來希特勒是極端種族主義者,極端民族主意在德國也大行其道,希特勒鼓吹的雅利安民族優(yōu)秀論更是被德國民眾廣泛認可。在加上一戰(zhàn)之后猶太人資本家對德國的無情掠奪,造成了德國民眾對猶太人的普遍仇恨,現(xiàn)在納粹在幕后一推手,那德國民眾的怒火就被徹底點燃了。
德國掀起全國性排猶運動**,他們病狂地焚燒猶太教堂,挖掘猶太公墓,搗毀猶太商店,侮辱和殘殺猶太人。從1937年11月9-12日的“砸玻璃之夜”(水晶之夜)短短3天內(nèi),約有7000多家商店被搗毀。除此之外,希特勒政府還決定,在猶太人身上烙上或讓他們佩帶六角星標記并把他們隔離起來,上百名猶太人死于非命,數(shù)十萬猶太人被趕里隔離區(qū)。
1933年,希特勒政府宣布禁止猶太人經(jīng)商、從軍和擔任公職。納粹黨徒騷擾猶太人商店、侮辱猶太人。1935年9月頒布“紐倫堡法”,禁止猶太人與雅利安人通婚,剝奪猶太人的德國國籍。猶太人在德國已經(jīng)淪為“二等公民”,現(xiàn)在德國的排猶浪潮進一步升級。
德國排猶那是有各方面的原因,大致有四種原因:
1.歷史原因:歐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當?shù)匦屡d資產(chǎn)階級同那些經(jīng)商致富的新興的猶太人資本家們,產(chǎn)生了利益沖突,噩運再次降臨到猶太人的頭上?,F(xiàn)實利益的沖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異,大批猶太人被迫流往東歐及美洲各國,開始了歷史上的猶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這種反對猶太人的意識,居然演變成了一種文化沉淀,在某些國家和地區(qū)一直“遺傳”到現(xiàn)代。尤其是進入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德國,反猶情緒與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隨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