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后,當秦昇率軍抵達任城時,徐世也率五萬瓦崗軍出現(xiàn)在任城附近。
但雙方并沒有發(fā)生交戰(zhàn),而是相隔幾十里各自安營扎寨,遙相對峙,之時不斷派出斥候去探查對方的情況。
因為徐世很清楚,他們的兵力雖然是隋軍的十倍之多,但秦昇之前就是率領(lǐng)這些兵馬擊敗了叛亂的驍果軍。
他們瓦崗軍之前不止一次跟驍果軍交過手,多次被驍果軍以少勝多,往往幾千驍果軍就可以殺得他們幾萬瓦崗軍潰不成軍,因此他比誰都要了解驍果軍的實力。
可秦昇竟然能以不到五千兵馬便擊敗一萬多叛亂的驍果軍,如此強悍的戰(zhàn)斗力不得不讓徐世慎之又慎,以免白白斷送將士們的性命。
況且,徐世心中隱隱覺得,李密之所以派他率軍迎戰(zhàn)北上的隋軍,多少有些借刀殺人的意思。
只不過要殺的不是他徐世,而是他率領(lǐng)的五萬將士。
當初李密設(shè)宴謀害翟讓之后,便將翟讓的舊部一分為三,分別交由自己、單雄信和王伯當統(tǒng)領(lǐng)。
而自己分到的三萬多兵馬大多是最早跟隨翟讓起事的人,對翟讓都有些很深的感情,自然對李密謀害翟讓很是不滿,甚至有人在暗中密謀要殺了李密為翟讓報仇。
徐世不信李密對此毫無察覺,更不相信李密派自己率領(lǐng)他們來迎戰(zhàn)北上的隋軍,沒有借隋軍之手除掉他們永絕后患的心思。
李密可以狠辣無情,但他徐世跟這些弟兄朝夕相處,自然不想讓他們白白送死,因此如今按兵不動,靜待戰(zhàn)機是最好的應對之策。
可令他奇怪的是,對面的隋軍竟也跟他們一樣按兵不動,絲毫沒有要跟他們決戰(zhàn)的意思,這使得徐世內(nèi)心不由隱隱有些不安。
因為這支隋軍孤軍深入,隨行攜帶的糧草并不多,根本支撐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