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也早在趕到江都之前就想到了破解之法,就看楊廣這邊配不配合了。
“臣倒有一計可以破除李淵的謊,只是恐怕要委屈燕王殿下了?!?
“燕王?”
楊廣聞不由微微一怔,很是不解看著秦昇:“這跟倓兒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秦昇看著楊廣,隨即緩緩說道:“既然李淵一口咬定臣帶走的代王殿下是假的,那陛下就干脆下旨冊立代王殿下為皇太孫,如此一來,天下人自然都知道哪一個代王殿下是真的了。”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讓楊廣干脆承認(rèn)楊侑的皇帝之位,自己退居幕后去當(dāng)太上皇。
如此一來,不僅李淵的謊不攻自破,之后楊侑還可以以天子的身份罷免李淵的大丞相和唐王,讓李淵徹底師出無名,只能學(xué)袁術(shù)假借天命強行稱帝了。
但以楊廣的生性多疑和對權(quán)力的執(zhí)念,只要自己敢提出這個想法,他能立即跟自己翻臉。
可楊廣聽完秦昇的話卻陷入了沉默,眼神更是糾結(jié)。
他終于明白秦昇口中所說的委屈燕王楊倓是什么意思了。
因為在元德太子楊昭留下的三個兒子中,楊倓最大,楊侗次之,楊侑最小。
依照祖制,若是自己當(dāng)真要冊立皇太孫,也該是立楊倓這個皇長孫,而不是立最小的楊侑。
更何況,自己一直以來最喜歡的也是皇楊倓這個皇長孫,否則也不會將楊侑留在長安,將楊侗留在洛陽,卻將楊倓帶去江都,一直常伴在自己身邊。
如今自己若當(dāng)真要立楊侑為皇太孫,又該怎么跟楊倓解釋呀。
最終,楊廣還是以自己要好好考慮為由,讓秦昇先行退下了。
秦昇無奈只得從楊廣的寢宮告退,心中總算是明白為何同樣是好大喜功,同樣是窮兵黷武,劉徹和楊廣卻為何一個是千古一帝,一個是千古暴君了。
因為如果是讓漢武帝來做這個選擇,哪怕他猶豫一秒鐘他都不叫劉徹。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