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姑娘沒開口,不不語坐在旁邊,是個貞靜的;陸夫人柔聲細語的,不是口拙之人,卻也不是能善辯。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拿捏得很準(zhǔn),穩(wěn)重極了。”顏二夫人道。
老夫人看聞氏的字跡,的確是個沉穩(wěn)之人。
聽說陸其鈞有點不堪,沒想到顏二夫人對陸夫人和陸五姑娘倒是挺滿意。
不過,陸家五姑娘是在湖州府老宅長大的,怪不得望族門第的氣度。
“等下了定聘之禮后,我請了陸夫人和陸姑娘來家里,您親自瞧瞧?!鳖伓蛉诵Φ?,“您定然喜歡那孩子?!?
老夫人頷首。
對于顏二夫人的話,老夫人還是挺放心的。她了解這個兒媳婦,知道二夫人素來說話會所有保留,絕不浮夸。
她說有八分好,那就是十分好了。
“五姑娘的母親聞氏,當(dāng)年是被鄔家退了親的,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這事。說起來,到底不光彩?!鳖伓蛉擞謬@氣。
老夫人也微微蹙眉。
假如顏浧在定親之前,露出半點風(fēng)聲,顏家一定會極力阻止他。
陸其鈞的女兒,真不是良緣。
陸落身份上不能細說的東西,著實太多了,會讓顏家難堪。
且不說聞樂喜是個太監(jiān),此事有關(guān)聲譽,單說陸落的母親聞氏,當(dāng)年被退親,而后再嫁陸其鈞,就是改嫁,名聲不好。
當(dāng)初,聞氏與鄔家定親,是鄔家老太太首肯的。
鄔家老太爺是個名宿,平日游山玩水,拜師求學(xué),不怎么沾家,是個風(fēng)|流才子。
他兒子定親,鄔家老太太尋不到他的人,也沒告知他。結(jié)果定聘之禮下了,鄔家老太爺卻聽說了,火速趕到京里。
“行莫丑于辱先,而垢莫大于宮刑!聞樂喜的侄女,怎能進我鄔家的門?老祖宗的顏面還要不要?”鄔老太爺大罵。
他是個讀書人,講究氣節(jié),覺得娶太監(jiān)的侄女,是侮辱門風(fēng),敗壞清譽。
他甚至鬧到了皇城。
聞樂喜也生氣:“明明是你們鄔家求娶的,又不是我逼你們的......”
但是聞氏知恥懂禮,她把鄔家的定聘之禮全部退了,不叫鄔家為難。
鄔家那位公子不肯,跑去聞家門前跪了,求聞氏回心轉(zhuǎn)意。
后來他被鄔家的家奴拖回去,打斷了一條腿,關(guān)了起來。
聞氏是太監(jiān)的侄女,原本就讓很多門第望而卻步,沒人愿意丟這個臉,去和宦官結(jié)親;而她又被迫退親,成了“改嫁”之人,這下子就再無人問津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才嫁給了陸其鈞為繼室。否則憑借聞樂喜的地位,總有些不要臉的寒門士子,愿意娶她為原配嫡妻的。
陸其鈞不知是怎么想的,竟然愿意娶聞氏。
不過,聽說當(dāng)年陸其鈞也是下了苦功夫,請了聞家的一個同鄉(xiāng)去說媒,再三求親。
而聞氏的父母正苦惱女兒的婚事,特別是聞氏的母親,整日以淚洗面。后來,陸其鈞去求親,明知是繼室,聞氏的父母再三考慮之后,沒問過聞樂喜,怕再次被攪黃,就定下了陸其鈞。
聞氏似乎不樂意,隱約聽說她還投繯自盡,好像都閉氣了,后來才被救過來。
到底怎么回事,外人不清楚。
正是因為這門親事,不管是同僚還是同窗、同鄉(xiāng),都覺得陸其鈞這個人德行有問題,是個不擇手段的,對他敬而遠之。
陸其鈞名聲就臭了。
當(dāng)時鬧得挺兇的,聞樂喜也是顏面掃地,而先帝對鄔家也很生氣。
和聞氏定親的那位鄔公子,早年就考中了進士,選了翰林,在翰林院任職,聰明英俊,前程無限。
他不需要聞樂喜的提攜,故而他看中的,只怕是聞氏的人品。喜歡人家姑娘,卻生生斷了,他也是痛不欲生。
后來因為此事,先帝對他不滿,將他打發(fā)去了荊湖南路去做官。
他仍是廢了一條腿,沒接好。
再后來,鄔家合族也搬離了京師,回他們老家去了。
前年還聽說,那位鄔大人上京述職,旁人問起他的事,他說自己無妻無妾,無兒無女。不知和聞氏是否有關(guān),總之聽起來頗為唏噓。
顏二夫人也是因為這件事,看到聞氏就好奇多打量了她幾眼。
***
第一更,求推薦票,祝大家周末愉~~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