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恢復高考之后,工農兵大學生的地位就變得尷尬起來。
很多校領導都認為政策有變,以后這幫人肯定不受待見。
既然上級都不待見了,自己也要有個態(tài)度,不能和領導擰著來!
學校的態(tài)度變化,導致很多老師的態(tài)度也跟著變化。
很快就要面對大四的學生實習,教務處卻還沒有商量好對策。
到底怎么安排他們,是攆回各自的原籍,還是按照往年的慣例?
在這種節(jié)骨眼上,李衛(wèi)民來要實習生,教務處的領導不猶豫才怪!
……
看著麻袋里的野兔和山雞,范老師感動……哦,是饞得哇哇的。
因為不會迎合領導,范老師沒少受排擠,眼看40出頭了,連個副教授都沒混上。
大學講師的工資雖然還可以,格不住范老師的負擔重。
兄弟五個,他是唯一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如果不是四個兄弟咬著牙硬扛,他連大學都上不起。
大學生雖然有生活補貼,但并不是就能高枕無憂,很多時候還是要靠家里支持。
人民名義里的祁同偉,多優(yōu)秀的大學生,還是學生會主席,照樣靠家里借一屁股債上學。
范老師是個有良心的,全家咬牙供他上學,畢業(yè)工作之后,就開始反哺家里人。
時間一長,老婆怨很大,為了平息家庭矛盾,范老師只能偷偷接濟還在老家受苦的父母兄弟。
自己好幾個孩子,還要瞞著老婆往家里送錢,可想而知,范老師的生活過得是多么恓惶。
別說肉,平時連個白面饅頭都不舍得吃。
兩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兩只花花綠綠的山雞,范老師情不自禁就吞起了口水。大學老師怎么了,大學老師也饞?。?
李衛(wèi)民什么眼神,一眼就能看出來,自己這一招果然有效!
為什么選擇范老師?
一是聽說他的業(yè)務能力強,二就是知道他家庭條件困難。
李衛(wèi)民沒有拐彎抹角,一上來就直接放王炸:
“范老師,我們向陽大隊的鄉(xiāng)親們說了,如果你愿意帶實習生去指導我們的蔬菜種植,鄉(xiāng)親們哪怕砸鍋賣鐵,也要每個月給你十斤白面,五斤豬肉,外加十個大面包!”
李衛(wèi)民并沒有把所有的王炸都放出來。
事情成功之前,開的條件太好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一上來就說每個月給幾十塊錢補貼,估計范老師會以為李衛(wèi)民對他圖謀不軌。
一個偏僻的生產隊,種個菜而已,不但管吃管住,每個月還給幾十塊錢,用屁股想也知道有問題!
沒辦法,文人就是容易多疑。
聽了李衛(wèi)民的條件之后,范老師心動了。
每個月十斤白面,如果換成粗糧,差不多就是二十斤。
五斤豬肉,一半可以送回老家,一半拿到自己家,想必媳婦見到了豬肉,不會再和自己鬧了吧?
何況還有十個面包。
面包這玩意最近在新原大學很是流行,據(jù)說營養(yǎng)豐富,外國人就是吃這玩意長大的,所以又高又壯。
因為家庭困難,范老師幾個兒女都缺乏營養(yǎng),如果每個月有十個面包,估計還能再長高幾公分!
可是,自己堂堂的大學講師,怎么能為了五斗米而折腰?
一點點小利,就想讓自己摧眉折腰侍權貴,門兒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