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盯著蒙恬,沉聲問:“蒙將軍!你到底想要說什么!”
蒙恬拱手,“臣懇請公子謹(jǐn)慎三思,如今趙驚鴻已然掌控上郡大勢,若是有朝一日,您登基為帝,那么趙驚鴻很可能就是下一個呂不韋!若他為權(quán)臣,自可掌控朝堂,架空皇權(quán)!若他意圖謀反,則可取而代之!”
扶蘇聞,不由得一陣沉默。
蒙恬的心臟也在狂跳。
他知道扶蘇和趙驚鴻的關(guān)系,兩個人親密無間,跟親兄弟幾乎沒什么區(qū)別。
他說這番話,很可能會同時得罪扶蘇和趙驚鴻兩個人。
但這話,他不得不說,不得不提醒扶蘇。
良久,扶蘇嘆息一聲,上前扶起蒙恬。
“公子……”蒙恬欲要開口。
扶蘇擺手制止了蒙恬,走到火爐前,看著冒著熱氣的水壺,緩緩道:“將軍可知我大哥對我意味著什么嗎?”
蒙恬一怔,微微搖頭,“還請公子明示。”
扶蘇轉(zhuǎn)過身來,看向蒙恬,“我與大哥相識于天牢之中,那是我最為困惑迷茫之際,大哥辭犀利,將扶蘇從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中罵醒。”
“是他,告訴我大秦的危機,就如今日所發(fā)生的這一切一模一樣。我甚至都懷疑,大哥有未卜先知之能!”
“也正是那個時候,大哥為我設(shè)立了扶蘇一生之理想,扶蘇一生,皆為此而奮斗!”
“離開咸陽之前,父皇曾經(jīng)見過我們。他也看出了大哥的才能,讓我稱之為季父,父皇尊稱他為驚師?!?
說到這里,扶蘇眸中閃過一抹悲傷,眼眶微微泛紅,“父親自小便不喜我,六歲時,我被父皇安排去送呂相,那時呂相被流放,落魄不堪,父皇手握大權(quán),意氣風(fēng)發(fā),我什么也不懂,只知呂相乃是值得尊敬之人,對我秦國做出過貢獻。”
“但自那以后,父皇似乎便疏遠(yuǎn)了我?!?
“后來,舅舅叛變,我和母親更加孤苦無依?!?
“所以我投身儒學(xué)當(dāng)中,想要從儒學(xué)之中尋求安慰。自然,我找到了,儒家之經(jīng)典浩瀚如海,儒家之學(xué)識,引人向善,儒家治國之論,令人驚嘆。”
“我學(xué)會了堅持已見,所以一直跟父皇對著干,只要不對,我就要說出來?!?
“沒人理解我,但大哥不同?!?
“他懂我所想,懂我所思。他罵我,是為了點醒我。他知道我在想什么,畏懼什么,為何而偽裝自已?!?
扶蘇看向蒙恬,“若無大哥,則無今日之我?!?
“蒙將軍所擔(dān)憂之事,我自是知曉。我時常與大哥開玩笑,說在我獲得大秦江山以后,我們兄弟共享天下,就算大哥要那皇位,我也愿意拱手相讓?!?
“大哥時常叱責(zé)我,說我沒出息,不像一個君王。”
“然而,皇位對于我而,不如親情重要?!?
“扶蘇一生,有大哥一知已,足矣!”
“若他想要這皇位,扶蘇會拱手相讓?!?
“但我更了解大哥,他所圖,并非這皇位,也非這天下。他所想要的,是那煌煌大世,創(chuàng)建一個新時代,而非你我之短見也!”
蒙恬一臉懵。
他確實沒想到扶蘇會跟他說這些,吐露如此之多的肺腑之。
說明扶蘇把他當(dāng)做自已人了。
這是他所感動的。
只是,他沒想到,這天下對于扶蘇而,竟然一文不值。
如此看來,扶蘇還是那個扶蘇,并沒有因為趙驚鴻而做出改變。
扶蘇所謂的改變,只是變成了趙驚鴻所希望看到的樣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