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我說各位公子哥這都是怎地啦,好端端地生什么氣啊,小紅,翠蘭,姑娘們快來啊,好生侍候著各位公子爺們,來來來,都消消氣,今日所有的花銷就算老身請客了,給老身一個面子,都散了,散了罷?!本驮谔K紫煙左右為難之際,一身大紅裙的老鴇扭著腰急匆匆地闖了進來,裝瘋賣傻地插科打諢著。
乃是京師第一勾欄,這名老鴇在經營了多年,絕對算是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的人物,一手和稀泥的本事確實高明,若是往日,她這么一出面,一眾公子哥們多少都會給其一點面子,然則今兒個卻不同往日,不說蕭如浩鐵青著臉,便是李振東等人也沒給老鴇甚好臉色看,至于方去惡則更是態(tài)度惡劣地推了老鴇一把,惡形惡狀地吼道:“老虔婆,滾一邊去,這里沒你什么事,滾出去!”
那老鴇哪想到方去惡竟然當眾動粗,措不及防之下,竟被推得踉踉蹌蹌地險些跌倒在地,好在侍候在蘇紫煙身邊的幾名丫環(huán)見機得快,搶著出手攙扶,這才沒當眾出丑,然則一張老臉卻是就此垮了下來,嘴一張,便要撒潑,可面對著這一群京師里權勢最重的權貴子弟們,終究還是沒那個膽,正自尷尬間,卻見蘇紫煙站了出來道:“媽媽且先去忙好了,此處紫煙自會料理?!崩哮d聽聞此語,自是借坡下了驢,怏怏地退出了包廂,徑自去了。
李振東冷眼看著老鴇退了出去,手一抖,一柄折扇已出現(xiàn)在手中,“唰”地彈了開來,瀟灑地搖了搖,微笑地說道:“紫煙姑娘,若是有難處,李某也不愿強人所難,倘若紫煙姑娘肯到我等包房處小飲上一樽,這事便算就此揭過如何?”
李振東此一出,不單蘇紫煙臉色變了,便是蕭如浩原本鐵青的臉也轉成了黑色,若不是顧忌著李振東背后的鎮(zhèn)海軍,只怕早就翻臉動手了蘇紫煙來這半年余,賣藝不賣身,只以琴藝獻技,向不陪酒,這可是滿京師都知曉的事情,這會兒李振東竟如此提議,不單是強人所難,更是在當眾削蕭如浩這個主人的面子了。
眼瞅著蕭如浩要發(fā)作了,蕭無畏心里頭暗自嘆了口氣,嘿嘿一笑,搖著折扇站了出來,很是張狂地說道:“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嘿,李公子旁的本事不會,仗勢欺人的本事倒是很在行么,也成,若是爾能寫出與小爺我一般強的詞來,紫煙姑娘便跟爾走一趟又如何?”
“哦,是么,那本公子倒要拜讀一下小王爺?shù)拇笞髁??!币灰娛挓o畏站了出來,李振東臉上不為人覺地掠過一絲陰霾,皮笑肉不笑地拱手說道。
“好說,好說,不單是爾,就連爾等一起算上好了,若是有誰自問能勝得過小王的,大可當場獻寶。”蕭無畏張狂地一笑,輕搖著折扇,不慌不忙地吟道:“寒蟬凄切,對長亭晚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眾公子哥雖都是紈绔者居多,可大多都是有些底氣的,無論是文的還是武的都很有兩把刷子,在文事上頭雖不見得個個都出類拔萃,可眼界卻都是極高,等閑詩詞文章還真難讓這幫公子哥們看在眼里,然則待得蕭無畏吟完了整首《雨霖鈴》之后,所有人等全都傻了眼,就連一向以文武雙全而自傲的蕭無忌也呆住了,一雙眼瞪得簡直都快掉出眶來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這等絕唱之詞會是自家這個不成器的小弟所作,可事實就擺在眼前,卻又由不得蕭無忌不信,一時間百感交集之下,一顆心直往下沉,無趣地搖了搖頭,一轉身,率先退出了包廂。
蕭無忌乃是一眾人等中公認的才子,他這么一走,其他人等自是生不出抗衡之心,也紛紛掉頭而去,倒是李振東稍稍沉得住氣,收起了手中的折扇,微笑著拱手為禮道:“小王爺高明,李某甘拜下風,告辭了?!痹捯粢宦?,瀟灑地一轉身,也離開了包廂,一場看似即將鬧大的風波就這么悄無聲息地過去了。
“小王爺,多虧了您出手相助,奴家方能得脫大難,此恩奴家自當牢記在心,且容奴家后報。”待得眾人退將出去之后,蘇紫煙款款地走到蕭無畏的身前,福了一福,謝了一番。
蕭無畏收起了狂態(tài),微笑著回了個禮,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回答道:“紫煙姑娘不必如此,小王此來本就是為了見紫煙姑娘一面,卻不料竟鬧出如此多事來,實是小王考慮不周之故,還請紫煙姑娘切莫見怪方好?!?
看著蕭無畏與蘇紫煙在那兒客套來客套去,原本板著臉的蕭如浩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一笑不打緊,卻令蘇紫煙的臉色刷地一下便紅了起來,更增添了幾分動人心魄的美感,瞧得蕭無畏一時間眼花繚亂,忍不住脫口而出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蘇紫煙自幼飽讀詩書,一聽便知蕭無畏這句話乃是出自《詩經》中的一首名詩《桃夭》,也知曉蕭無畏此際念出此詩的用心,一時間原本就紅的臉色更是紅得似欲欲滴血一般,再一看蕭無畏那賊亮的雙眼直勾勾地盯著自己,心一慌,嚶嚀一聲,連句場面話都來不及說,一轉身,腳步匆忙地便退出了房去,背后傳來了蕭如浩放肆的大笑之聲
離著蕭無畏等人所在的包廂不遠處的一個獨立院子中,一名青衣青年端坐在廳堂中,人雖端坐著不動,可臉上卻滿是焦躁之色,眼神時不時地瞟向大門處,似乎有所企盼之狀,這人赫然竟是當今太子蕭如海蕭如海身為太子,久居深宮,實難得離宮一步,今日微服前來,固然是為了與一眾親信小聚一場,更多的則是仰慕蘇紫煙的色藝雙絕,也按規(guī)矩讓一眾權貴子弟們各自獻上了拿手的詞賦,卻不料竟然被蕭如浩給占了先,一氣之下,這便讓眾人前去強邀,原本以為憑著李振東、蕭無忌等人的名氣乃至家世,定可令蕭如浩俯首退讓,卻沒想到一眾人等去了如許久都不見回轉,可把蕭如海給等得急了,若不是顧忌著自己微服前來之事若是傳揚出去恐惹來御史們的彈劾,蕭如海只怕早已親自跑去看個究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