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初為了登上這個皇位,皇帝究竟做了多少?
恐怕沒有人比他自己要更清楚。
其實原本,他是沒想做的這么絕的!
是他那個父親,那個該死的老皇帝,是他把皇帝親手逼上了絕路!
皇帝從小就知道,相比較于他這個兒子,父皇更偏向于他的哥哥,也就是當(dāng)時的太子。
他心里自然是不服氣的。
因為他從不覺得,自己比起太子差在了哪里?
文韜武略,他們兩個都幾乎旗鼓相當(dāng)。
自己可能是比太子差了那么一點點,可畢竟比他年幼,難道這一點還不足以彌補(bǔ)嗎?
如果非要說,太子比他多了什么......大概就是太子仁愛,所以更得民心吧!
而他由于生在皇家,享受百姓供奉,因此從來都不曾將那群賤民放在眼里。
但他并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對。
天下之人分三六九等,那作為皇子的他看不起那些賤民,這不是應(yīng)該的嗎?
可不知為何,他的父親就是不喜歡他!
甚至在他成年之后,將他趕到封地,趕得遠(yuǎn)遠(yuǎn)的。
如此一來,便再也無法威脅太子的地位了。
可他不甘心??!
他的一生,憑什么就要這樣平凡的結(jié)束?
他也想成為太子,想登上皇位。
但由于那個位置被當(dāng)時的太子占據(jù)了,因此他只能忍氣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