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守信和張氏都吸了一口氣。小七的兩眼立刻亮起兩只金元寶,五郎和連枝兒還算淡定,不過面色也都微微有些發(fā)紅,那是高興的。
“這還得去掉武老板的寄賣錢吧。”高興過后,連守信說道。
“嗯,按著四百八十兩算,去掉兩成的寄賣錢,咱能拿三百八十四兩銀子。姐,我算的對不?”小七就說道。這一點(diǎn)的數(shù)目,小七不用算盤就可以算出來了。
連蔓兒點(diǎn)頭,小七這賬算的不錯。
“咱種十年的地,也不一定能出這老多錢啊?!边B守信感嘆道。
“就是這錢,咱恐怕也只能掙今年一季的?!蔽謇删驼f道。
一家人就都沉默下來。這件事,連蔓兒心里也考慮過。如果不能夠控制住玉米種子,那么這如此高價的嫩玉米,她們也真的只能賣這一季。
那么要控制住玉米種子嗎?
這應(yīng)該很難,即便有沈家的幫助。玉米種子在本府,也許沈家是獨(dú)一份,但全國來說,卻未必。首先皇家就有,而皇家怕也不單單將玉米種子賞給了沈家。就算沈家控制了本府的玉米種子,卻難控制別處的玉米種子流入。
而且,控制玉米種子,也不是連蔓兒的本意。她的本意,是從自家開始,將這種高產(chǎn)的作物推廣開去。
當(dāng)然,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推廣的過程中,她也算計好了,她最大限度能取得的利益。
簡單地說,連蔓兒心地善良,但卻不是普度眾生的菩薩。她沒想獨(dú)占玉米種子,她想讓更多的人吃飽飯、過上更好的日子,同時這一點(diǎn)也不妨礙她打算在此過程中。先讓自己家過的更好,比別人家都好。
落實(shí)到玉米這件事上,她的具體打算就是先賣嫩玉米掙一筆錢,然后再通過賣玉米種子。再掙一筆。
嫩玉米賣的錢越多,對于將來賣玉米種子的推動作用就更大。
武仲廉和武掌柜之所以答應(yīng)兩成的寄賣費(fèi)用,玉米種子是連蔓兒從沈家得來的,這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都是老道的生意人,并沒有只著眼于寄賣費(fèi)本身,他們還看到了金玉米將為他們酒樓帶來的聲譽(yù)和客流??梢灶A(yù)見。當(dāng)酒樓里開始出現(xiàn)金玉米之后,武仲廉的酒樓肯定會成為本府最知名、最受追捧的酒樓。
這種無形資本將會帶來怎樣的利潤,簡直無法估計。
而連蔓兒也需要通過武仲廉的酒樓銷售渠道,來推廣玉米,這將讓玉米種子的身價倍增。
“咱菜園子這的玉米要看,那咱地里的那些玉米那,我看地里那些玉米也都開始結(jié)穗了。”張氏說道。
“看,都得看?!边B守信就道。
“爹。咱自己看不過來,得雇看青的吧?!蔽謇删偷?。
“對,我明天就找人?!边B守信就道。
“姐。咱園子里的玉米賣完了,還接著賣地里的不?”小七就問,“還是把地里的玉米咱都留著做種?”
“等把園子里的賣完了,地里的,撿先熟的,再賣上一二百兩銀子,剩下的,就都留作種子?!边B蔓兒道。
地里的玉米比園子里的玉米種的晚,結(jié)穗和成熟當(dāng)然也就晚了一些。連蔓兒心里核算著時間,地里的嫩玉米應(yīng)該也能賣上幾天。但也就是幾天,之后就不能賣了。一來,還是物以稀為貴,即便有的賣,也不能賣的太多。二來,地里的玉米多。到了夏末初秋的時候,玉米成熟的極快,也就幾天的工夫,嫩玉米就會長老,煮著吃就不好吃了。
而且
“這還得看沈家那邊咋給咱回信?!边B蔓兒想了想,就說道。如果沈家不管,那她們就可以自己做主,如果沈家管,那她們就得依從著沈家的意見。
沈家應(yīng)該不會放著這件事不管,這一點(diǎn),連蔓兒很肯定,她不肯定的是,沈家會怎么管。
不管怎樣,作為“第一個吃玉米的人”,她該得的好處,沈家是不會少了她的。
轉(zhuǎn)天,不僅自家的菜園子里,就是田地里,連守信也搭了窩棚,雇了看青的人。這個時節(jié)、高粱、糜子的青桿也都長起來了,正在開始結(jié)穗,莊戶人家也都開始下地看青,所以連守信的舉動,在眾人眼中并不顯得突兀。
從沈家得的種子,種出來的玉米在酒樓里賣了大價錢,這也是大家很容易接受的事情。
周氏帶著連秀兒、古氏和連朵兒從縣城回來了。
周氏和連秀兒里外的衣裳都換了新的。
“這都是我大閨女給買的、做的。不是我自己說嘴,我大閨女,他誰也比不上?!庇衼泶T的人,周氏總會引她看自己的衣裳,然后就將連蘭兒夸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