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所動用的兵馬,滿打滿算,其實也只有一個半軍團再加小半個飛羽軍團,另加上黃金火騎兵,總共的數(shù)量加起來,也才十五萬五千。
可是,威王雄踞兩道之地,他手下的青北道,又或者是那半個青南道,再或者是那半個河陽道,都算是富庶之地,僅次于四河之地。威王能夠動用的兵馬,足足高達二十五萬。
光從表面上的數(shù)據(jù)來看,韓信可動用的兵馬,其實只有威王手底下一半多一些。
但是,卻依舊讓威王朝廷上上下下震動不已。
以韓信如今的名氣,由不得他們不震動。
更不要說,表面上有多少兵力,代表他們可以動用多少兵力!他們的后勤,首先得能夠支撐得起他們動用這么多的兵力。
再則,作為進攻方的韓信,他的兵力是聚集成一股力量的,這個拳頭是攥在一起的。
反現(xiàn)威王,空有二十五萬兵馬,但是,這二十五萬兵馬,是分散在兩道之地的。
震驚且震怒的威王,先是以楊素為兵馬大元帥,領兵十萬,迎戰(zhàn)韓信,又以張道宗為將,總領青北道東部三萬兵馬抵御蒙恬,并從青南與河陽之地調回五萬兵馬,配合張道宗擊敗韓信。
威王此般安排,明顯是想要先以優(yōu)勢兵力打敗蒙恬,等到打敗了蒙恬這支兵馬之后,再集中所有的兵馬,抵抗剩下的韓信。
也只有韓信,才被他們看作是最后的大敵。
如果沒有韓信,只有一個蒙恬的話,根本就不值得他們如此重視。
在大蒼各方勢力所有人的心中,這兩個人之間分量的對比,那可是差了好幾截的。
甚至,為了保證萬無一失,威王還派出使者向天師道大炎求援。
向天師道求援,既是為了保證萬無一失。同時,他們也是起了野心,想要嘗試會獵韓信于青北。
韓信的兵馬,這個時候才剛剛重新進入燕南,還得幾天的時間到達,而張道宗想到達青北東部,雖然距離上要近上一些,可也不可能如同開了傳送下一秒就到達的,三四天的時間還是需要的。
更不要說,他就算是過來了,也只能是先集中分布在青州東部各地的兵馬,而不是直接帶了一支兵馬過來。
而青南與河陽之兵,這個時間就更長了,就算有運兵車的便利,六七天也是至少的,甚至十天都不意外。
而這個時候,蒙恬卻已經在青北東部肆虐了。
因為青北的后方太過空虛,蒙恬在兵分多路的情況之下,不過短短三四天的時間,就已經拿下了半個郡的地盤。當然,這半個郡,基本就沒怎么打,大多數(shù)都是望風而降者。蒙恬的兵馬才剛剛到達,城頭上就已經插上了漢軍的旗幟了。
直到這個時候,楊玄感才總算是在張道宗到來之前集中了一只萬人兵馬。
楊玄感雖然在威王這里才剛剛冒出頭來,但是,卻子憑父蔭,年紀輕輕,在威王登基的時候就被封賞為正四品將軍。
楊玄感或許沒有驚天之才,但也算上是一個人才,而且還是一個文武全才,故而,你要是讓他打敗蒙恬的話,他或許沒這個能力,可如果讓他阻攔上蒙恬幾天的話,那他并非是無法做到。
這幾天,蒙恬可是一絲一毫都沒有放水,他很清楚,他們這一支部隊的劣勢,看起來是有五萬五千人馬,但實際上只有一半而已。
畢竟,燕北水師,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讓他們登陸作戰(zhàn)。讓水師登陸和正規(guī)的步卒拼刺刀,天下沒哪方勢力能夠奢侈的資源浪費到這種程度。
這也是為什么,靖王想要集中八萬兵力,就想要短時間之內優(yōu)先快速擊敗蒙恬,之后集中兵力全力對抗韓信。
而蒙恬這時候想的則是分而破之,在張道宗沒有將青北東部其他各地的兵馬聚集起來之前,先擊敗掉楊玄感的這一支兵馬,然后再擊敗張道宗。
在這之后,就算是其余各地支援的兵馬到來,那他們也無懼。
然而,他也確實是小瞧了這楊玄感的韌性,如果再多給他幾天時間的話,或許有辦法擊敗這楊玄感,但只可惜,現(xiàn)實給他的時間實在是有限。
如果沒有楊素的出現(xiàn)的話,張道宗絕對可以說是威王手底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名將,是他真正的得力臂膀,而他對于擊敗蒙恬也信心滿滿。
畢竟,在大漢的幾個野戰(zhàn)主力軍團長之中,蒙恬確實是表面上看起來最普通的那一個。
在這場大戰(zhàn)中,蒙恬是作為主動進攻的一個,而張道宗是作為防守方,但是,張道宗卻并沒有選擇被動的防守,實際進謀劃和蒙恬進行一場決戰(zhàn),一戰(zhàn)分勝負,徹底擊敗蒙恬的這一只兵馬。
不是他不想先在防守戰(zhàn)術中消耗蒙恬的力量,而是他們現(xiàn)在不能罷了。
這場大戰(zhàn),蒙恬有充足的底氣打下去,長時間打下去,打成一場持久戰(zhàn)也無所謂,燕北水師自然會幫助蒙恬保障好他的后勤。
但是,威王一方卻并沒有這個底氣,他們可沒有蒙恬的后勤保障能力。
以威王現(xiàn)在勢力的這種情況,只能夠選擇速戰(zhàn)速決的辦法,但凡拖的時間長一些,他們的后勤恐怕就要繃不住了。
因為天師道某些將領的原因,威王這邊完全是可以說是受了無妄之災,被天師道給波及到了。
只不過,威王沒有天師道軒轅黃的那個能力,也不像天師道軒轅黃那樣有能力可以得到大蒼之外的幫助。故而,明明是天師道先挑起來的,但后果最嚴重的反而是威王這邊。
不過,張道宗雖然已經開始籌劃著要打一場決戰(zhàn)了,但是,青南與河陽之兵,到底還需要幾天時間才能過來。所以,他也不可能著急的,就這么快就打這場決戰(zhàn)。等到所有的兵馬都就位之后,有了充足的把握之后,他才會打這一場決戰(zhàn)。
不過,在此之前,必要的試探,還是要有的。
當然,也是為了要打擊一下對方的士氣,據(jù)他目前探查到的情況來看,漢軍那些知名的猛將,除了一個楊再興之外,,其他人,這個時候都不在蒙恬的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