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就來了個虛與委蛇,假意答應(yīng),然后玩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把掌握的證據(jù)悄悄交給了一個心目中最值得信任的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將真相大白于天下。
為了讓這個人能夠絕對安全,又特意給我留下了一封信,再巧妙的將這個消息泄露出去,于是,我就成了眾矢之的。而那個掌握全部證據(jù)的人,就安然無恙了。
之所以要如此大費周章,說白了,是無法預(yù)測事態(tài)的走向,畢竟,吳家的勢力太大了,他只能寄希望于這些證據(jù)保存下來,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能派上用場。
這是林海目前能想到的,最合乎邏輯的解釋了。
可到底誰是那個掌握秘密證據(jù)的人呢?顧煥州嘛,不太可能,以常力的身份和地位,與顧煥州根本搭不上關(guān)系。況且顧煥州也親口說過,并不認識常力。
可如果不是顧煥州,這位封疆大吏為什么上任伊始,就布置對兩起案件重新偵查,并且還特意叮囑張成林,對孫敏的養(yǎng)父特殊關(guān)照呢!
不對,這個老孫頭不應(yīng)該再有什么戲份了呀,顧煥州為啥要關(guān)照他呢?難道這個老孫頭還有什么特殊價值?
還有,不論是重啟兩起陳年舊案,還是撫川市公安局對程輝之死的偵查,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清楚的,其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以孫國選對公安工作的熟悉,不應(yīng)該如此緊張。
他心急火燎的跟我攤牌,顯然是預(yù)感到了什么,既然如此,我又該如何與之周旋呢!是答應(yīng)合作,伺機探下虛實,還是直接拒絕,保持安全距離?
思來想去,無論怎么做,似乎都不是很妥當(dāng)。
不行,必須想辦法謀求突破和主動,否則,就是坐以待斃了,他想。只要能擺脫困境,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我不是常力,代表不了正義,更沒必要較那個真,我只想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否則,萬一老子出了點意外,那王心蓮和尚在襁褓中的女兒怎么辦!
這樣想著,起身在辦公室里來回走了兩圈,心中已然有了些打算。
治病要治根兒。
而這件事的根兒,無外乎兩個,一個是大公子,一個是顧煥州。
要想化解當(dāng)下的危機,最直接和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兩個人相信那封信中沒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只是如何去說,是需要精心的設(shè)計和謀劃的。
思忖片刻,他拿出手機,撥通了李慧的電話。
在具體行動之前,有些事他必須向李慧求證下。
電話只響了一聲,李慧就接了起來。
“這么晚來電話,是有什么事嘛?”李慧的聲音懶洋洋的。
“我有點事,能去家里說嘛?”他道。
李慧明顯吃了一驚。隨即笑著道:“你沒在家?”
“我在辦公室?!彼馈?
李慧哦了聲,笑吟吟的問道:“是想我了嘛?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