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大劇院,可容納千人的豪華放映廳內,《太平輪》已經正式開始放映了。
龍標在大熒幕上一閃而過,平靜的海平面出現(xiàn)在觀眾的視野中。
電影名叫《太平輪》,講的是一艘輪船的故事,開頭就是海平面,直奔主題啊。
現(xiàn)場觀眾紛紛打起精神,等待著大船的出現(xiàn),看看這艘船和1997年那艘相比怎么樣。
然而,沒過幾秒鐘,卻讓他們失望了。
鏡頭接著轉到了陸地上,遍地都是幗軍的尸體,死傷慘烈。
畫風突變,變成了戰(zhàn)爭片,讓現(xiàn)場觀眾為之一愣。
不過電影的背景本來就是那個年代,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有些觀眾還期待起接下來的大場面戰(zhàn)爭戲。
接下來果真有一場戰(zhàn)爭戲,王小明扮演的幗軍將領帶著軍隊和日苯人交戰(zhàn),他們的坦克和對方的大炮還進行了“激烈”的炮戰(zhàn)。
“我去,謝爾曼和潘興都來了,吳雨森能不能稍微嚴謹一點?!?
“嚴謹有個屁用,這坦克就是個擺設,隨便打了兩炮,就沒見前機槍和同軸機槍用過,還打個屁仗??!”
“早知道是戰(zhàn)爭片我就不來看了,國內的戰(zhàn)爭片根本沒法看,這饅頭和潘大頭看得握尷尬癌都犯了?!?
“吳雨森以前還好意思說馮褲子,當初拍《集結號》要用潘興,馮褲子就算借不到,但是人家還是用m3改的潘興,認真多了?!?
......
《太平輪》一開始宣傳的是東方的《泰坦尼克號》,宅男愛情大片,現(xiàn)場的觀眾大多也是沖著這個來的,誰成想一開頭成了戰(zhàn)爭片。
不過戰(zhàn)爭就戰(zhàn)爭吧,不少被女朋友拉來的男同胞倒是挺感興趣的。
不過幾分鐘的戰(zhàn)爭戲卻讓一些軍迷們忍不住小聲地吐槽起來。
前排的吳雨森聽到后面不遠處幾個觀眾的議論聲,遠門滿是笑容的臉頓時有些不爽了。
竟然拿馮曉剛跟自己對比,吳雨森氣就不打一處來。
當年不光是內地主流電影人對馮曉剛不感冒,香江、寶島很多導演也不鳥他。
主要還是他的電影能賺錢,這些香江導演巴不得內地導演一個個都撲街,內地的電影公司就會都求著他們了。
而且11年因為阮錦田去東經電影節(jié)發(fā)生的那件事,寶島為了洗白,也是為了捧阮錦田,不光給了他一個金馬影帝,還為了不讓當初呼聲最高的徐幡搶走阮錦田的風頭,把金馬今后給了呂莉坪。
畢竟徐幡是馮曉剛的妻子,名氣不是阮錦田能比的,而且《集結號》的影響力更是完爆那部《艋舺》。
一旦給了徐幡影后,那她就會是這屆金馬獎最后關注的人,至于阮錦田這個影帝,也就無人問津了。
呂莉坪演的不錯,而且低調沒什么名氣,不會搶走阮錦田的風頭。
關鍵她老公孫烸鷹還經常diss馮曉剛,把影后頒給她再合適不過了。
而當時的電影節(jié)主席接受采訪的時候,還說徐幡的表演太過猛烈,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