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唐安來到華宜,今天將討論一下電影的前期籌備,主要是拍攝場地。
選擇這部電影,唐安當然是考慮了很久才做的決定。
首先是技術(shù)的問題,這是科幻片最主要的因素。
主要就是外星人和演員的外骨骼,片中外星人出現(xiàn)的場面并不多而且開頭有很多重復的鏡頭。
外骨骼也不是什么太難的東西,米國軍方早就在研究這種單兵作戰(zhàn)武器了。
民用的外骨骼更是已經(jīng)運用到了醫(yī)療等方面。
甚至幾年后一個技術(shù)宅花點時間和錢自己都能做出來,只不過是個花架子。
再過幾年老牌外骨骼動力系統(tǒng)供應商rewalkrobotics都要登陸納斯達克了。
他只是拍戲要用而已,而不是要真的。
國內(nèi)特效雖然比好萊塢差的多,但是給時間給錢也將將能做的不錯。
好萊塢那些特效公司就有不少國內(nèi)的專業(yè)人才擔任重要崗位。
硬件、軟件都可以花錢買,只不過最頂級的都買不起,賺的錢還不夠買設(shè)備買軟件的。
再一個就是經(jīng)驗了,整天做那些粗制濫造的特效,再好的技術(shù)都要荒廢了。
再者說,特效只是電影的一部分,做的再好,其他方面不夠也白搭。
《長城》的特效比《尋龍訣》要好,后者就成了國產(chǎn)特效的標桿,前者被噴的一無是處。
還有《大鬧天宮》,錯的不是特效,而是特效的方式。
90%的背景都是做出來的,你讓卡梅隆帶著《阿凡達》的團隊來做,也不會強到哪去。
要是《阿凡達》90%的背景都不用實景,好不到哪去。
一部分還好,全都是做出來的,絕對會失真。
唐安不指望能做到《阿凡達》那種特效,但是他可以實拍,應該能達到這個時代好萊塢大片一線的標準。
實拍的花費和時間肯定比較多,好在電影重復鏡頭不少,一次又一次的重復,內(nèi)景和外景加起來大概只有40多個布景,省了一些時間和花費。
......
時間差不多了,唐安來到會議室,陳國幅和趙軍先來了,王忠磊、王忠軍隨后也到了。
“王董,各位,新片的劇本我已經(jīng)弄出來了,還有一些布景的概念圖,你們都看看?!?
“唐總的效率就是高啊,這才一個半月的時間,劇本就弄好了。”王忠軍稱贊了一句,接過劇本。
唐安笑笑道,“早就有了想法,弄起來自然就快了?!?
他們也不再說話,認真地翻看著劇本。
《明日邊緣》?
名字挺不錯的,不明覺厲。
足足看了有半個小時,才放下手中的劇本。
王忠磊摸了摸下巴說道,“這個構(gòu)思和《恐怖輪回》有些類似啊。”
對面陳國幅說道,“腦洞是一樣的,不過完全是不同的故事,就算放在好萊塢都是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科幻片?!?
在哥倫比亞供職過的陳國幅更明白這份劇本的出色,首先拋出腦洞之外,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外星人入侵地球最后被主角反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