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帶回國內(nèi)去接受審判!”
其實他們小范圍內(nèi)商量的時候,也曾提出過,是不是能把沙旺團伙所有重要成員都一網(wǎng)打盡,全部抓回去接受審判。
后來還是放棄了。
難度太大。
這次行動,就算有沙坤的全力配合,特遣分隊面對的仍然是以少打多的局面。
撇開韓明正和鐘源不直接參加戰(zhàn)斗,他們真正能投入進去的人手,就是十四個人。
其中谷帥,王為和吳強還不是職業(yè)軍人,而是警察。
在普通人心目中,警察和軍人似乎都是差不多的,大家都帶槍,都對付壞人,都經(jīng)常接受訓練,不是一樣嗎?
實際上,真的不一樣。
警察平日里訓練的內(nèi)容和部隊訓練的內(nèi)容,區(qū)別還是很大的。
簡單來說,警察平時訓練怎么破案怎么抓壞人,部隊訓練怎么打仗怎么消滅敵人,側重點完全不同。
強度也不能相提并論。
像王為和谷帥這樣,每天自動保持體能鍛煉的警察,真的是“異類”。
所以,作戰(zhàn)主力還是特戰(zhàn)小隊的十一個人。
事實上,陳珍斌的作戰(zhàn)計劃,也是按照他們十一個人來做的,至于王為,谷帥和吳強這三位公安的同志,就算是預備隊好了。
當然,肯定也是要給他們安排任務的,只不過他們不是主打。
到時候在旁邊起個牽制和輔助的作用就行。
“現(xiàn)在,初步計劃是這樣的。
凌晨四點之前,我們要機動到位,在基地東側門外的前進陣地埋伏。
四點,沙坤會準時發(fā)動進攻。”
陳珍斌將指揮棒指向地圖東部的地方。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有關這個叢林基地的基本情況,和大家想象中那種壁壘森嚴的石頭城堡完全不一樣,沙旺這個所謂的叢林基地,實際上就是個寨子。
和我們經(jīng)常在電視劇上見到的那些古代的土匪寨子也差不太多。
新月灣這些武裝勢力,還沒誰有那么強大的實力,在山里搞一個堅固的水泥基地。
再說了,也沒必要。
現(xiàn)在畢竟不比古代,水泥堡壘不見得就比木頭寨子的防護力更強。
在大炮面前,無論是水泥堡壘還是木頭寨子,都差不多。
真要是政府軍大舉來攻,木頭寨子固然扛不住,一個水泥寨子就能扛得住了?
他們最大的仗恃,還在“朝中有人”,和甘陀王國高層政府大佬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利益糾葛,所以政府軍才沒有真的下定決心來征剿他們。
沙旺這個基地,是以石塊加木頭圍起來的,下邊一圈是大石塊加水泥,上邊就是巨大的原木。
整個基地建在山間一個略微開闊的平地上,旁邊有小河流過,取水方便。
這也是建基地最基本的條件。
沒水,人就沒辦法生存。
基地在西南方向開了個大門,正對著公路。
這是基地的正門。
沙旺在這里安排了極其強大火力,據(jù)說重機槍就有兩挺,機槍陣地安排在大門后方,水泥堡壘之中。
這是臉面,肯定要建得像模像樣。
如果誰想要正面強攻這個基地,首先就要面臨兩挺十二點七毫米重機槍的瘋狂掃射。
比起七點六二毫米重機槍來,這種機槍的口徑和殺傷力都要強得太多了,是步兵小分隊乃至輕裝甲車輛最不愿面對的武器。
這樣的大殺器,據(jù)說整個基地還不止這兩挺。
在沙旺住的房子里,還有一挺這樣的機槍。
陳珍斌指給大家看的,是寨子東邊的一個側門。
這個側門,是供基地的雜役平時進出取水,漿洗,種菜用的,在基地東邊的山坡上,雜役們開出了一大片菜地,還建了一排小平房,養(yǎng)豬養(yǎng)雞。
在深山之中,要維持生活自給,自力更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個基地,平日里除了這些雜役,就只有數(shù)十名近衛(wèi)軍在生活,多數(shù)時候,柴米油鹽之類日常用品,都是靠山下鎮(zhèn)里送上來,自己開辟的菜園子,主要是做補充。
萬一遇到雨季,大雨傾盆,道路阻隔,生活物資一時半會送不上來,有這個小菜園子,也可以做有效補充,支撐個三五幾日,不成問題。
對此,沙旺也并不阻止。
這么多年,新月灣都很“平靜”,沒有遭遇過強敵進攻,其實沙旺的警惕性也并不太高。
只有在鎮(zhèn)上生活的時候,身邊要多帶幾個保鏢,到了基地,那就安全得很了。
東側門隱藏在一大片茂密的叢林之后,這中間,還有一個小小的斷崖,基本上沒有道路可以通往那里,正常情況下,想要前往東側門,就必須要從正門進入,穿過整個基地,才能從東側門出去。
當然,這片茂密的叢林和小小斷崖,還難不住特戰(zhàn)隊的隊員們。
穿越叢林,攀登斷崖,他們平時的訓練科目就有這個。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