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diǎn),在明朝時期是最顯著的,最明目張膽的。黨爭之道橫行,完全將整個王朝當(dāng)做是黨爭的棋盤,可以說,整個大明王朝都是被黨爭給弄的破滅的。什么閹黨,東林黨,所有朝臣的精力完全放在黨爭之上,每天上朝時,只知道如何攻擊政敵,如何打擊對手,將對手置于死地。
大部分精力放在黨爭,對于民生上的精力,那卻是少之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大明王朝如何能不腐朽,如何能不破滅,所以,由此已經(jīng)能看出,黨爭的危害。
蔡邕不在朝堂之上,他更是王后蔡琰的父親,不朽學(xué)宮的宮主,他作為主考官,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絕黨爭的誕生。要不然,誰做主考官,都感覺有些不合適。這是大易第一次科舉,自然不能草率,必須做到盡善盡美。
“恩,好,相信岳父不會拒絕,這是大易科舉盛事,岳父亦是喜聞樂見?!?
蔡邕雖然不在朝堂,可對于大易卻不是什么都不管不顧,在不朽學(xué)宮中也是為大易培養(yǎng)人才,這種作為科舉主考官的事情,絕對不會拒絕。
“至于副主考官,那就由黃老你來擔(dān)當(dāng)?!?
易天行隨后再次開口將副主考官確定下來。
黃承彥為天德殿殿主,吏部尚書,本來就是主管整個大易官員任免之事,他為主考官,也是最為恰當(dāng)?shù)氖虑椤?
“王上圣明??!”
大殿中群臣皆無異議。這種安排,是最好的。都能做到心服口服,沒有什么可爭議的。
“王上,不知道這次科舉具體如何舉行,是否已經(jīng)有了章程?!?
黃承彥開口詢問道。
對于自己勝任副考官的事情并沒有拒絕,這是一種榮譽(yù),同樣是一種巨大的責(zé)任。這種責(zé)任,他不會逃避,甚至是當(dāng)仁不讓。
“恩,我們大易的科舉不同其他王朝,自然,無需像以前的王朝一樣,靠八股文,考圣賢經(jīng)義。提倡的是百家爭鳴,但具體如何考核,還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還請王上示下?!?
賈詡頷首點(diǎn)點(diǎn)頭,開口說道。
這是開天辟地的第一次,如何去做,那都是開啟先河的事情。
“先考文試。文試不做任何淘汰之舉,按照積分制。文試十分,不考經(jīng)義,不考貼,不考八股,只考策論。一篇策論,按照才氣,文章來定。策論可以驚動天地圣賢者,可為滿分。其余按照文章優(yōu)劣來評定,到時候,群臣可參與評定?!?
易天行略微沉吟后,開口說道:“這文試十分,在整體科舉中占據(jù)的比率并不高。孤王打算定下科舉十科。文試就是其中的文科。占據(jù)十分,還有九科,每一科滿分為十分,占據(jù)九十分。加起來,正好是一百分。狀元自然是總分最高者方可獲得?!?
“敢問王上,這科舉十科到底是哪十科?!?
黃承彥開口詢問道,眼中露出一抹好奇之色。
這科舉很神秘,在之前,連他們都不知道。
“科舉十科,我暫定為:文科,教化,農(nóng)事,邢獄,商務(wù),軍務(wù),工事,醫(yī)務(wù),吏治,民生。覆蓋治理一方所有需要具備的條件。只有名列前茅者,才可自萬千考生中脫穎而出?!?
易天行緩緩說道,話音中帶著一絲篤定。
只要能經(jīng)歷這十科的考驗,真要是脫穎而出,成為魁首狀元的,那絕對是治世的奇才。他要挑選出的,自然是真正的絕世奇才,而不是要挑選出一群庸才。只要能渡過科舉,那就毫無疑問,必然在某種能力上有獨(dú)到突出之處。只有這樣挑選出的人才,才是大易最需要的人才。
可以按照各自的才能,安排到各種不同的職位上去。
“竟然需要備考十科,只是,很多科目根本不是在紙筆上所能描述出,展露出才能的,那樣的話,難免會出現(xiàn)紙上談兵之事?!?
賈詡微微沉吟,開口說道。
“不錯,說的有理?!?
大殿中群臣附議。
很多想法在一開始都是好的,只是,如何執(zhí)行,如何運(yùn)作,這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往往耗費(fèi)了精力,卻沒有辦法達(dá)到最終的目的。
眼前這樣的科舉,一般的考場,根本是考驗不出來的。
所以,在場的諸多朝臣一個個臉上露出沉吟之色,拼命的思量著,到底要如何才能將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呵呵,諸位愛卿無需擔(dān)心,既然繼續(xù)科舉,那這些事情我就已經(jīng)完全考慮清楚。而且,也已經(jīng)準(zhǔn)備妥當(dāng),等文試之后,大家自然能夠清楚。”
易天行笑著說道。
不過,并沒有馬上說出來,顯得有些神秘,讓大殿內(nèi)群臣心癢難耐啊。誰都想要搶先知道,只是,在大殿內(nèi),沒有誰輕易開口詢問。畢竟,易天行已經(jīng)說了,要暫時保密。那再詢問,自身的智商就顯得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