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墳荒僻,寒風獵獵。他拒絕了一個聲音在帝堯的身后響起。帝堯聞,頭也不回,只是嘆了口氣,說道:是啊,他似乎對下一任人族共主之位到底由誰接任并不在意。這般舉族大事,都不肯參與,這種人就算是再強大,于我人族又有何益隨著腳步聲,一個須發(fā)皆白,身材魁梧的老者從帝堯身后現(xiàn)身,露出極其不滿的表情。若說他一心修行,以他手握九日的情況來看,這些年來,先天氣息的確越發(fā)濃烈,只要設(shè)法補全最后一日,便可從容踏上玄天大境。可是,玄天大境又能改變什么魁梧老者說到這里,聲音變得冰冷,這等境界雖難,可人族歷代積累,終究是有一些的。只是此境哪怕走到極致,成就準圣,也終究無法成為我人族真正的靠山!人族已經(jīng)當夠了棋子,血,流得夠多了……魁梧老者說到這里,臉色變得無比沉重,更何況,這個楊,當真是樹部落的遺民嗎自他出現(xiàn)時,樹部落的全部族裔皆在陸珺的大日金焰下化為灰燼,無一幸存,只剩下一個他,這讓他的來歷變得根本查無可查!而樹部落不過是有巢氏的一支遠支,資糧不足,常年隱居樹海,少與外界交流走動,當真的能供養(yǎng)出這般天資卓絕的楊嗎要知道,這個楊不僅血肉五關(guān)盡皆全滿,而且,肉身能顯五龍繞體之異象,血脈純凈到這等地步,甚至能以人軀承載太陽星的力量!那可是太陽星??!太陽星何來,堯帝難道不清楚嗎魁梧老者須發(fā)無風晃動,情緒顯然變得有些激烈,說道,更何況,無數(shù)載籌謀,又豈可因他一人而廢!如今伐天之戰(zhàn)落幕,我人族雖看似大勝,卻被摘了果子,底子更是被掏空大半。再有一次,只怕人族也會如那妖族一般,退出天地中心!堯帝,您需要下決斷了!帝堯久久站立,枯槁的身軀依舊挺拔,片刻后,他方才轉(zhuǎn)過身來,看向了魁梧老者,說道:此事,我需要再好好想一想。……魁梧老者見到帝堯的表情,嘴唇抖了抖,終究不再說什么,轉(zhuǎn)身告退下去。直到他走下后山,回頭時,仍舊能夠看到那個屹立在山峰上的蒼老人影,曾經(jīng)以一己之力,撐起人族天地的人族共主??墒?你終究老了啊……魁梧老者眼眸垂落。而此時。楊凡已經(jīng)回到了大羿原來的房屋。回想著剛剛大羿墳塋前的對話,他卻露出了凝重之色。按帝堯的意思,是替對方去考察賢才。可是,這事情當真是那么好做的嗎古往今來任何時期,涉及到無上權(quán)位的更迭,豈能真如死水般無波他沒這個自信去做這件事情。更何況,按照古籍記載,堯之后,虞舜上位,可對于堯傳位于虞舜的記載,可并非只是禪讓之說,還有一說,便是——堯幽囚,舜野死。是為——堯晚年被舜囚禁,而舜被禹發(fā)配荒野而死!帝已老啊!楊凡搖頭嘆息。說實話,也并非他當真不愿意插手此事,而是三圣既然在人族立教,人族共主之位更迭之事,早已非人族自身之事。以他如今實力,貿(mào)然插手,除了為他種禍外,根本改變不了什么。更何況。帝雖老,可帝卻還沒死??!終究是以力為尊,沒有力量,就算是自身意志都無法貫穿,談何改變世界將此事暫且放下,楊凡直接封閉了石屋,將陸珺的尸身取出,他沒有去動第六日陸珺之力和那塊太陽星碎片,而是只取走了其他九日之力。轟隆??!一時間,楊凡身后的九日虛影,猶如長鯨吸水般開始不斷吸納著原本在陸珺手中的九日之力。他身后的九日虛影,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慢慢凝實。無盡的大日金焰,不斷洗禮著他的神魂,讓他的神魂在蛻變先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氣息也變得越發(fā)厚重。這是楊凡在這里的第二次閉關(guān),時間在楊凡閉關(guān)中緩緩流走。人族的風云大幕卻是徹底掀開。由于帝堯受傷后,整個人衰老的速度加快,精力也下滑,政務處置變得松懈,選擇帝位繼位者便成了頭等大事。其中,帝堯之子丹朱,鯀,虞舜等人慢慢進入到了整個人族的視野當中。而與此同時,鯀在帝堯的安排下治理因伐天之戰(zhàn)導致的洪水多年,雖開始救了萬民,卻遲遲無法根絕洪水之害。而如今洪水之勢卻越來越兇,導致人族諸部民心漸漸生怨。有人認為是鯀是挾治水之事,故意不肯根絕水患,是為了求取帝位,而有人更是直帝堯不該用鯀,導致如今水患不息。這不僅讓有望繼承下一任帝位的鯀聲望大跌,而帝堯也因此招來許多不滿之聲。帝堯不得不出面安撫諸部萬民,甚至傳信問責于鯀。而此刻,在崇山峻嶺之上,鯀看著浩浩蕩蕩的洪水,面色一片沉重。唉!他長嘆一聲。萬民生怨,他心中又何嘗不知。既然治水的任務交給了他,那他便要竭盡全力去完成,可是,他嘗試了各種辦法,包括筑堤堵水之法只能推遲洪水的發(fā)生。他雖然盡心盡力,卻始終沒有找到根絕水患的好辦法。至于帝堯的傳信問責,當初明明是他受四岳聯(lián)名舉薦治水,帝堯方才勉強同意,他對此事本就沒有把握??墒?如今萬民卻將無法根絕水患的責任全部推到他的身上,讓他不免心中郁郁。至于四岳者,乃帝堯的四位大臣,分別是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是為分管四方的諸侯!看來,想要根絕水患,只能用那方法了!鯀目視洪水,目光變得堅定起來,萬民可怨鯀,鯀卻不可有負于萬民,有負于堯帝!這水,鯀非治不可!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