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營地。
楊凡走進了中心大帳,暖氣撲面而來。
張文龍滿臉恭敬的隨侍左右,說道:楊廠督,上次多虧您的指點,卑職整個人豁然開朗,一掃過去迷茫,短短時日竟已經(jīng)晉升資深文宗!
頓了頓,他取出一份禮單,雙手遞上,一點兒小意思,還請楊廠督笑納。
嗯。
楊凡伸手一捏,就知道對方誠意頗厚,笑瞇瞇的將之塞進了袖子里,本督素來敬仰張首輔,你在本督麾下聽用,指點你一番,也是應(yīng)該的。
頓了頓,楊凡問道:對了,你有何領(lǐng)悟,不妨說與本督聽聽
張文龍也很激動。
他心知自己這份禮單沒有白費,上次得了對方指點,從資深大儒一口氣成功晉升為資深文宗!
這一次,若再能聆聽對方的教誨,說不定還能晉升!
于是,他連忙道:那卑職便說了,卑職成就大儒是以《勸學》為經(jīng)典,自打上次聽了廠督的教誨,便對勸學一道有了更深理解。
勸學者,旨在督促人學習上進。
卑職認為,亦要奉行仁義禮智信之道!
對于不學者,當以‘仁’道處置,一刀兩段,方可將知識完整的灌輸進去……
至于‘義’之道,卑職認為知識需要理解消化,不能讓它停留在腦里,所以一拳下去,身心皆能消化……
而‘禮’之道,卑職覺得書本和燒紙,對方總要選一個才對,當然,勸學也不能白勸,收取對方一些報酬,也很合理吧
對于‘智’之道,卑職覺得一番‘仁義禮’下去,對方也當感受到我的‘智慧’了。
最后是‘信’之道,就如楊廠督您所說,人也,說的話你得聽,不聽也得聽……卑職有勸學之志,若不聽,我自當有‘仁義’手段令其知曉我的仁義!
張文龍意猶未盡的說完了自己的全部體悟,只聽得楊凡的嘴角無聲抽搐。
好家伙,你不僅聽進去了,甚至還融會貫通,有了自己的領(lǐng)悟,難怪這么快就提升到了資深文宗的境界!
本督已經(jīng)沒什么能傳授給你的了!
楊凡沉默片刻,伸手拍了拍張文龍的肩膀,鼓勵說道,不過,本督相信,你已經(jīng)成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未來,文道半圣必有你一席之地!
多謝楊廠督!
張文龍感恩戴德的離去了。
有了楊凡這番話,他對于未來的信心更足了。
立身寒風中,他捋了捋長髯,想到自己做首輔的遠方叔叔,攥著拳頭說道:若是我能晉升,一定要給叔父一個天大的驚喜……
而此時,大帳中。
楚憐心眼神詭異的看著楊凡,楊凡干笑著一攤手:別看我啊,這真的是他自己的理解,和我沒有半毛錢的關(guān)系……
你敢說沒有你,他能這么理解
楚憐心翻了一個好看的白眼給他。
……
楊凡自然是不敢說的。
而這時,頂著滿身風雪的方孝義等人也趕了回來,那個自詡擁有一顆火熱的大明紅心的白竹山也出現(xiàn)在了帳篷中。
方孝義,這陣子營地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