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裴珩不就是死在璋和帝的手里嗎
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他們君臣二人最后反目,可裴珩最后的敵人變成了璋和帝,他應(yīng)該很絕望吧。
知道自己砍不了他的腦袋,卻依然拼命,最后,真的拼上了一條命。
裴珩還想說什么,許婉寧已經(jīng)上前兩步,敲響了秋嬤嬤家的門。
"誰啊咳咳咳……"
屋子里傳來一道孱弱的聲音。
青杏立馬回答:"秋嬤嬤在家嗎少夫人來看她了。"
"咳咳咳,咳咳咳,阿秋,阿秋,快,少夫人來了。"
里頭傳來幾道急促的腳步聲,很快,門被打開,露出秋嬤嬤那張充滿疲倦毫無生氣的臉。
"少夫人,您怎么來了"秋嬤嬤的聲音都沙啞了,可以聽得出來,她對許婉寧的到來并沒多大波動(dòng)。
"聽說你家里人都病著,你又許久沒有回府,我就來瞧瞧,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我?guī)兔Φ牡胤健?
秋嬤嬤眼神麻木地看了眼身后的家人:"都是些死不了又治不好的陳年舊疾,奴婢早就已經(jīng)習(xí)慣了。"
習(xí)慣了,也麻木了。
人生沒有奔頭,若不是掛念著從身上掉下來的三塊肉,她早就不想活了。
許婉寧的目光落在秋嬤嬤身后的家人身上。
這是杜氏用心良苦給她挑選的人家。
有錢,卻是個(gè)病癆。
看病吃藥花光了家底,變賣了祖產(chǎn),最后只能租住在這樣一個(gè)又小又破的宅子里,可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她生的三個(gè)孩子,老二老三都患了跟爹一樣的病。
要吃一輩子的藥,看不到未來。
秋嬤嬤日日身處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中,早就沒了生活的期待,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有錢給她的孩子治病、吃藥。
老大是個(gè)男孩,已經(jīng)十二歲了,那是她嫁進(jìn)夫家求醫(yī)問藥好幾年才生下的兒子,老二也是個(gè)男孩,今年六歲,老三是個(gè)女娃,今年才四歲。
除了老大是個(gè)正常孩子,正常體格,老二老三瘦弱得跟根竹竿一樣,風(fēng)一吹就要倒了似的。
還有她的婆母,六十來歲的年紀(jì),背已經(jīng)馱了,眼底都是渾濁,看不清人生的意義。
許婉寧看了眼紅梅青杏,她們二人立馬將自己帶來的大包小包放在了桌子上。
秋嬤嬤狐疑地看向許婉寧。
"我來看看孩子,聽說孩子病了,就挑了一些藥來,還有一些補(bǔ)身子的補(bǔ)品,你要照顧全家,身子肯定不能垮,你也多吃些。養(yǎng)好了身子,才能照顧好全家人。"
秋嬤嬤震驚地看著許婉寧帶來的人參、燕窩、紅棗、枸杞,還有孩子愛吃的各種各樣的糕點(diǎn),甚至,還有一百兩的銀子。
"少夫人您這是"秋嬤嬤得無以復(fù)加,眼睛開始泛紅。
她根本想不到,許婉寧竟然會這樣對她。
前世的許婉寧,跟秋嬤嬤的關(guān)系很淡。
她壓根就不會管秋嬤嬤家里的事情,這也就導(dǎo)致,她身邊除了青杏紅梅,再無替她辦事的人。
她不知道多個(gè)人,多條路。
可現(xiàn)在,許婉寧知道。
有些人,你對他好,他也會對你好,大部分的人都是知恩圖報(bào)有血有肉的。
許婉寧就賭,秋嬤嬤就是那個(gè)有血有肉的人。
她能為了孩子為了男人付出一切,許婉寧就能讓她為了孩子為了男人幫她做事。
"秋嬤嬤在侯府這么多年,有沒有想過給孩子們謀一條出路"
孩子的出路,就是秋嬤嬤的軟肋。
"孩子們這樣,能有什么出路能活著,就是他們的造化了。"秋嬤嬤很悲觀。
許婉寧勸她。
"車到山前必有路,秋嬤嬤何必如此悲觀我倒有條出路,不知道秋嬤嬤愿不愿意走"
秋嬤嬤猛地看向許婉寧。
許婉寧也望著她,眼底皆是笑意。
似乎是在說。
她,就是孩子們的出路!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