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的侍衛(wèi)見多了這種場面,倒是個個神情冷厲,一副公事公辦的態(tài)度。
聽到這話后,面不改色地厲聲喝道:“休要胡亂語妄自揣測,張玉書之死尚有疑點,目前人證物證還在調(diào)查取證中,其尸體存放在大理寺中也還需待由仵作驗傷,自然不能讓任何人輕易靠近破壞尸體,影響傷情診斷?!?
“目前案子的結(jié)果還沒有水落石出,真兇是誰還無法定論,你這般在大理寺面前無理取鬧,便是干擾朝廷查案,甚至還敢污蔑龍君鳳主的聲譽,小心程大人治你的罪!”
這話是說給張夫人聽的,也是說給旁觀人群聽的,以告知他們大理寺這樣做自有他們的道理。
百姓們向來喜歡吃瓜,也容易人云亦云,這種事情最忌三人成虎,最后事情傳開來真相變得面目全非。
但張夫人卻不肯依他們,她要是怕了龍椅上那對夫妻,今天就不會來大理寺鬧了。
左右人生已經(jīng)沒了盼頭,便是冒著殺頭之罪,她也要把這件事情鬧大鬧開,絕不容許李夢娥借著兄長的勢,殺了她的兒子還在世間逍遙快活。
“我不管!我只知道我兒子死了,連有間藥館的藥童都說,昨天半夜是李夢娥親口承認(rèn)砸死了玉書,憑什么不能定罪?”
“全京城都知道她是什么貨色,不要臉的下賤災(zāi)星一個,讓那小娼婦還我兒命來!還我兒命來!”
周圍的百姓看著熱鬧,也有那較為理智的人提出異議,“大半夜?大半夜的你兒子去有間藥館干什么,藥館附近的人都知道他前段時間總?cè)ニ庰^里做些無賴糾纏的事情,這次不會是大半夜溜進(jìn)去偷雞摸狗,讓人給打死了吧?”
張玉書當(dāng)初在街上家暴李夢娥的事情鬧的很大,雖然他們對李夢娥這樣自甘墮落的千金小姐感到不屑,但對張玉書這種毆打孕婦的紈绔子弟也沒什么好感。
聽到這話,張夫人當(dāng)場就急了,神情激動地舞動著肢體,“我兒子去有間藥館是看病,怎么,別人都看得,偏他看不得嗎?你們這樣污蔑我兒子,簡直就是欺負(fù)死人不會說話,我要去告你們!”
“其他在座的各位父老鄉(xiāng)親,玉書以前的確做過些不好的事情,在京城里惹得大家怨聲載道,可他入獄待了那么久已是改過自新,從三月出獄以來從未做過半點壞事,每天老老實實安分守己?!?
“他總忘有間藥館里跑,也不過是想看看自己的親骨肉罷了,他時常跟我說后悔以前做的糊涂事,只想好好彌補(bǔ)和疼愛孩子,可李夢娥卻孩子的面都不讓他見!”
“要不是李夢娥太狠心無情,玉書也不至于被逼的大半夜跑去藥館看孩子,分明是她太過分了!玉書是孩子的親爹啊,她憑什么不讓見面!”
“何況她一個女人能害死玉書,定然是趁著玉書對她不設(shè)心防蓄意報復(fù),她怎么這么狠毒無情??!她一定要給我兒子償命,張家的血脈也不能養(yǎng)在這樣的女人膝下!”
張夫人絕望地痛哭流涕,自作主張地腦補(bǔ)案情,并一口咬定真相如此。
她倒是邏輯自洽,百姓們不知道具體情況,也有不少將信將疑的,故而哪怕張玉書在京城的名聲不怎么樣,也還是免不了有人被張夫人中年喪子的悲痛模樣所打動,紛紛神色異樣地低語起來。
眼見輿情越發(fā)不受控制,這時一個身影跌跌撞撞地擠出人群,挺直了背脊撲通一聲跪在大理寺門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