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皇爺爺說,李家老太君是個很注重節(jié)儉之風(fēng)的人,平日里相處起來雖摳門,但該出力的時候半點都不吝嗇?!?
“她經(jīng)常自掏腰包接濟(jì)窮人,咱們京城里那么多家慈幼院,差不多有近一半都是她當(dāng)年牽頭辦起來的?!?
“奈何斯人已逝,這份榮譽(yù)后來被陸家給蓋過去了……李家老太君為人太低調(diào),比不上前任戶部尚書那個陸家會做宣傳,不過,我想佛祖一定會認(rèn)可她這份功德。”
蕭壁城徐徐地說著,抬眼看向越來越近的寒山寺。
“因為李家老太君反對鋪張浪費,所以她在世那會兒,李家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富裕,爭墓地也爭不過富甲一方的商賈,寒山寺背后那一處墓地,還是李右相當(dāng)年拿功勛換來的?!?
有關(guān)李右相夫妻的事跡,蕭壁城也都多是從太上皇和燕王等人口中聽說的,可信度很高。
云苓對李右相了解不多,一路上聽他說了不少往事,不由連連感嘆。
“這位老太君實在擔(dān)得起德高望重幾個字,就是沒想到,李右相居然還是這么專一深情的老頭兒?!?
蕭壁城點點頭,笑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老禿頭兒有時讓人恨得牙癢癢,可要說他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吧,倒也沒有?!?
說起才德兼?zhèn)?,大周的左右二相自是拿不了滿分,但打個七分還是沒問題的。
兩個老頭在為朝廷效命方面,向來是鞠躬盡瘁,不留余力。
扣掉的三分,都在于沒有管教約束好族中子弟。
蕭壁城一直覺得,這倆老頭太跟對方較勁了,一旦上頭起來,就總做些讓人皺眉頭的舉動。
每次出點事,首先想的是會不會讓對方看笑話,如何保全顏面,而不是正確的解決辦法。
夫妻倆閑話著家常,很快就到了寒山寺腳下。
木輪車停在管道旁,二人爬了百步階梯來到寺廟中,順道上了炷香,又向廟里的小沙彌打聽了李家老太君的墓地所在方位。
“兩位從側(cè)院繞到后山去,走上八百米的距離,便能看到一處岔路口,兩側(cè)分別有一片墓地,李家老太君的墓應(yīng)該在左側(cè)?!?
云苓道過謝后與蕭壁城離開,好奇地問道:“這墓地怎么還分左右?”
她第一次來,難免不了解寒山墓群的特殊之處。
蕭壁城解釋道:“死后想葬在這里的人很多,所以也有很多人表示不滿,覺得奸佞不該與好人同葬在一片地,不過佛門講究眾生平等,何況人都死了,自然塵歸塵,土歸土?!?
“只是為了順應(yīng)民意,還是分了左右兩處墓群,自古以左為尊,所以左邊墓群里葬的都是有大功德在身,或者從未作惡的人?!?
“右邊那處墓地,葬的則是些有業(yè)障在身的人……安親王跟季淑妃的墓就在那里。”
這是安親王死前的遺愿,大概也是知道自己造了太多的孽,想要在佛前懺悔,以祈求來世還能和季淑妃重續(xù)舊緣吧。
蕭壁城繼續(xù)道:“這里的土地都?xì)w屬于寒山寺,他們售賣一處墓地,風(fēng)水越好價格越高?!?
聽起來銅臭味很重,不過這些錢寒山寺會用來接濟(jì)百姓,同樣也負(fù)責(zé)墓群的清理與保護(hù),使之免受盜墓賊的侵?jǐn)_。
封陽的母親當(dāng)年未能葬在墓群中,只是在寒山側(cè)面找了塊地下葬,就讓封侍郎帶人給偷偷挖了。
后來莊大學(xué)士籌集了很久的錢,才把女兒的墳?zāi)菇o遷到墓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