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是個大世族,但李右相年輕的時候,也不過是眾多李家兒郎里毫不起眼的一個。
年少時家里還算富足,他過得都是殷實的日子,直到后來大周戰(zhàn)亂不停,生活才變得跌宕起伏,陷入一團亂麻中。
因為家里孩子太多,錢財在戰(zhàn)爭中被掠奪,他也曾經(jīng)歷過顛沛流離,家徒四壁的苦日子。
那會兒身家不豐,故而他求學時娶了一個來自落沒小世家的女子。
僅從身份上來講,嫁給李右相算是高攀,哪怕年輕時的他除了出身門第高以外,既無功名也無權財。
但李右相每每回憶人生,都感激命運讓他遇見對方。
妻子是個賢惠的女人,時值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她并不像現(xiàn)在的大周姑娘那么溫柔小意。
明明出身江東一代,性子反而潑辣得很,敢說敢做,常常操著吳語口音的官話把他罵得找不著北。
他年輕的時候,這樣那樣的臭毛病不少,尤其是剛落魄那幾年,還沒有改掉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起初,李右相和妻子爭吵埋怨不斷。
他會埋怨對方摳門小氣丟面子,也會埋怨對方太過潑辣,不夠溫柔體貼。
日子就這樣在吵吵鬧鬧,磕磕絆絆中過了幾年,他才逐漸被現(xiàn)實磨平棱角,真正變得成熟可靠起來。
很久以后,李右相回想起才成婚那幾年的日子,也不由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更心疼妻子的不易。
他總說對方出身不高,見識不如別人多,教養(yǎng)也不夠落落大方。
卻也不想想,妻子一個女人,要在亂世中拉扯兩三歲的孩子長大,還得照顧他這個只悶頭讀書,卻不賺錢養(yǎng)家的丈夫,過得有多么不容易。
每每吵起架來,妻子也都是就事論事地罵他,從沒嫌棄過他拿不出錢來,也沒怪他不管家事,反倒是在讀書的事情上一直支持他。
有好幾次李右相都萌生了跟族中叔叔們做生意,或者另謀生計的念頭,最終都被妻子拉了回來。
“儂腦子瓦特啦?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廢,家里又不是沒錢讓儂讀書,趕緊滾回書院里去!”
“家里的事用不著儂操心,是餓著儂了還是餓著儂兒子了?今天卷鋪蓋走人,明天封公子就能把儂笑死信不信!”
妻子一邊勸一邊罵,還拿死對頭封煜來刺激他,最終將李右相種種不靠譜的念頭都扼殺在了搖籃中。
當時他的起居飲食都在書院里,每隔五天才能回一次家,雖然一見面就拌嘴,但有了妻兒,也總算是在亂世里多了幾分牽掛。
還記得有一年他饞起豆腐了,回家時念叨了好幾次,惹來妻子劈頭蓋臉一頓罵。
“吃吃吃!吃死儂算了,書院沒給儂飯吃是不是?不知道豆腐金貴,都能買好些糙米了!”
“我又沒說非要吃豆腐,你不買就不買,至于發(fā)這么大火嗎?你……罷了罷了,圣人誠不我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吾看儂在書院里也沒少吃豆子,回來還有這么多文屁放,閑得慌就去把孩子的尿布洗了!”
李右相氣得鼻子一歪,飯也沒怎么吃就帶著滿肚子郁悶回書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