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進入夜舟飛地。
夜舟飛地是盛產風舟的地方,據說九成以上的風舟都來自這里,這片區(qū)域的天空幾乎被大小不一的凌風石籠罩,取材都是現(xiàn)成的。
劉囂過去所見的風舟基本都是梭子型,但這里的所盛產的顯然讓更具特色,有數(shù)百米長的戰(zhàn)船,也有雕梁畫棟的舫船,還有些讓人看不太明白的球形或者圓盤型,考慮到客戶不只是人類,這些清奇的設計也可以理解了。
夜舟飛地的昆侖人不少,經??梢杂鲆娬诒患庸さ牧栾L石,生活在這里的昆侖工匠,似乎會暫時將自己的家人都搬到在建的工程上生活,一家人分工協(xié)作,直至將風舟建成交貨。
路過一塊已經初具船型凌風石,劉囂懸停半空,看了一會工匠的手藝,結果就被人請上了石頭,這工匠一家人還真不少,包括兩個孩童在內,一共十一人,除了照顧孩子的母親之外,父親和四個兒子、三個女兒都是舟造子。
舟造子就是昆侖稱呼夜舟飛地造船人的特有名稱。
聽一家之主說,他們還有3個孩子,因為已經成家,就必須自己打拼,這是舟造子的規(guī)矩。
所謂靠山吃山,他們這些舟造子,靠著取之不完的凌風石,生活也算過得去。
在聽說劉囂準備一路西行后,這位十二個孩子的父親毫不掩飾自己的羨慕,他們雖然建造了數(shù)不清的風舟,卻從未離開過夜舟飛地,只能聽一些客戶說起外面世界的精彩。
劉囂問他們?yōu)槭裁床话押⒆铀统鋈?或者從事點別的行業(yè),再不濟,也可以乘坐風舟帶一家人出去走走看看。
得到的答復非常簡單,孩子送出去不難,但之后想要回來卻很不容易,都是為了謀生,與其做自己不擅長的事,不如靠世代傳承下來的手藝。
看得出,這一家人雖然活在這不到百平的凌風石上,卻活得有滋有味,距離讓他們之間親情更加緊密。
數(shù)百米的高空,這些舟造子只靠一根困在腰腹的繩子保護自己,不用問,劉囂也知道這種工作極具危險性。
臨走時,劉囂為這一家的四個孩子進行了釋靈。
他們的靈體早已成熟,有兩個孩子錯過了郡府組織的集體釋靈,之后就再沒有等到封印師到來。
在一家人的會送送別中,化作一條天際中的殘線,消失在錯亂密布的凌風石之間。
之后又經過了磐石天路和葦上渡。
終于,到了止戈邑,天墉城八邑中的一座山城。
這座郡邑因為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并沒有受到戰(zhàn)亂影響,昆侖人的身份,讓他得以入城晃了晃,吃點幾道本地小吃,又用手機從高空拍了一些照片,定了個錨點便離開了。
正如之前的規(guī)劃,劉囂準備在人族扇環(huán)內,盡可能多的定下靈能錨點,原本這件事很簡單,只需要通過連接城市的游離門,就可以輕松完成。
但他現(xiàn)在還處于被秩序懸賞的狀態(tài)下,又沒有靈源塔給予的封印師徽記,一旦需要星紋驗身就會泄露身份。
所以,干脆就自己趕路吧,就當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像是一次獨行的游歷。
讓心境沉淀,也真正去體驗史隆人族生活的世界。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ji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