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廠子知道獨特服裝廠每個月的需求量大,但是并沒有特別注意過究竟多少。
現(xiàn)在都是公家制,他平時就是負責(zé)外聯(lián)和出差開會,銷量這種事情并沒特別在意過。
可是,自從和江瑩瑩合作之后,工廠效益直接增長了三分之一,連帶著工人的獎金也多。
這錢漲上去容易,要是降下來大家可都不愿意了。
會計看了一眼趙廠長的臉色,心情也有點不好,他的獎金也一樣和工廠效益掛鉤。
要不為什么鋼鐵廠的工資這么高?還不是因為效益好?
雖然是國家發(fā)工資,可是這獎金不一樣??!自從和服裝廠合作之后,他們現(xiàn)在一個月能領(lǐng)到四十八塊錢,比鋼鐵廠還要多好幾塊呢!
但上個月的工資他初步算了一下,直接縮水到了四十塊錢。
至于下個月,更是不好說......
趙廠長沉著臉坐下來,和江瑩瑩合作了這么久,他一直很欣賞這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尤其她和自己女兒趙新善還是好朋友。
不過,自己當了這么多年廠長,骨子里還是有點上位者的清高。江瑩瑩再有本事,也不過是一個年輕的農(nóng)村小姑娘,對他來說是晚輩也是“求他辦事”的人。
在他眼里并沒有真正把江瑩瑩放在合作者的位置上,所以那一次李廠長的故意針對,他也只是斥責(zé)兩句。
會計猶豫了一會,為了切身利益還是試探著開口:“廠長,要不把江老板叫來聊一聊?服裝廠最近又在招工,他們的需求量現(xiàn)在越來越高......”
趙廠長沉吟一下才開口:“你往服裝廠打個電話,讓江瑩瑩來一趟紡織廠。”
讓他打電話?這種事情不是應(yīng)該廠長親自打電話才顯得有誠意嗎?
而且,自己找別人合作,主動去拜訪才合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