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住資料,抵死不還,“不不,我一定要贏,老板你當我剛才沒說過,沒說過!”
吃過早飯,我就回到星脈,那沓資料中,最重要的或許就是——評委喜好了。
我簡單看了看,其實我的產(chǎn)品很符合大賽要求,但是比較要注意的是,文件里特地把那個人給圈了出來,著名企業(yè)家德森,商人中的商人,資本家中的資本家。
屬于商人見他嫌自己不夠奸猾,資本家見他都要落淚的類型,文件里特意標明了此次參賽的產(chǎn)品中有他已經(jīng)參股的產(chǎn)品,如果讓這家伙當總評委,大賽頭名必不可能是我。
不是我就不是我唄,我的目標只是獲獎,只要獲獎賭約就贏了。
我無所謂地想,翻了一頁,結果發(fā)現(xiàn)這個叫德森的評委不僅被特意圈出來,還用了兩頁的篇幅介紹。
我的目光落在那文字上,剎地直了。
嘴角的皮膚僵硬。
眉頭緊緊蹙成川字。
這個德森所參股的產(chǎn)品,竟然也是智能機器人?資料上寫了,德森為了讓他的產(chǎn)品足夠耀眼出名,如果他是總評委,很可能不會讓任何同類型的產(chǎn)品獲獎。
我:“............”
也就是說,絕對不會讓機器人類型的產(chǎn)品獲獎?
這也太缺德、太不公平了吧?
要是讓他當總評委,我的產(chǎn)品可就玄了。
我緊張得下意識擰緊手,手心里都是汗,我安慰自己,這里這么多評委呢!不會這么倒霉,偏偏就讓德森當了總評委吧?
除了德森這一個不穩(wěn)定因素外,我對我的產(chǎn)品有十足的信心,不是因為自大,而是知道澆灌它的背后太過于艱辛。
整個團隊對它幾乎是孤注一擲的。
星脈的生死存亡,也系存在它身上。
我想,傾注了這么多人的心血,它的隕落一定不會這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