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射完之后,第二排的騎兵迅速補上。
火槍的威力雖低,但身中兩槍不死也大殘了。
明軍的配合默契,比起上次和瓦剌作戰(zhàn)時這一批騎兵的作戰(zhàn)能力明顯更強。
更重要的是,火器在這幾年的發(fā)展極為迅速。
以火槍為代表,在和瓦剌和平相處的這段時間里大明可一刻也沒有放棄對火槍的開發(fā)。
上次和瓦剌交戰(zhàn)時用的火器還是大明的初代版本,到了現(xiàn)在已被大明徹底拋棄。
現(xiàn)在的軍隊里已經(jīng)全面普及了新式火器,在威力和精準度上都有極大提升。
傅友德手下這一萬兵,全都是經(jīng)過嚴格訓練的。
作戰(zhàn)時,他們以百騎為單位,互相接替。
看似分散的明軍,其實各單位緊密相連,相互掩護發(fā)起沖擊。
火槍的煙霧很快升起,迷的瓦剌這邊有些看不清楚局勢。
等到煙霧散開時,他們的軍隊已經(jīng)是亂作一團。
僅僅一輪的沖擊,瓦剌這邊就有些承受不住了。
瓦剌騎兵身上的盔甲根本阻擋不住火槍的貫穿力,一發(fā)便能射穿他們身上的盔甲。
不得不說,瓦剌騎兵還是很勇猛的。
即便前面黑煙隆起,瓦剌騎兵也敢與直接沖殺過去。
只不過,煙霧的背后有另一批火槍兵等著他們。
凡是越過黑煙的騎兵,全都被火槍兵給擊落在地。
“這才幾年,大明的火槍技術竟然達到了這種程度!”
“連我們的盔甲都能射穿,看來我們還是不足夠了解對手!”
“媽的,怪不得在吐蕃時那群明軍畏畏縮縮根本不給我們看他們的裝備,原來是在這藏了一手!”
瓦剌統(tǒng)帥怒罵道。
現(xiàn)在的戰(zhàn)局完全失控,瓦剌騎兵死傷慘重。
瓦剌的輕騎兵也沒有給大明帶來任何麻煩,即便他們在一旁射箭也根本無法對明軍造成有效傷害。
傅友德見局勢大好,敲鼓也變的更加賣力。
咚咚咚!
“好!實在是太好了!”
明軍士氣大漲,進攻的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
瓦剌騎兵無奈只能放棄手中的弓箭,轉而和明軍進行正面對抗。
但他們手中的刀劍也無法破明軍的防,幾刀下去盔甲上也只是留一道痕跡。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若再讓明軍這樣打下去,他們的傷亡人數(shù)只會越來越多。
只有不斷對大明的陣型進行沖擊,才有可能挽回局面。
瓦剌統(tǒng)帥此時汗流浹背,他感受到了大敗的前兆,如今能指望的也就只有重騎兵。
明軍的騎兵將將只夠一萬五,只要輕騎兵能把他們牽扯住,那重騎兵就完全有機會對明軍進行有效沖擊。
到最后,即便是二換一三換一也是瓦剌取得勝利。
只可惜,瓦剌統(tǒng)帥還是把戰(zhàn)場想的太簡單了。
火槍并不是不能進行貼身戰(zhàn),相反火槍貼身的威力反而更大。
十步以外槍最快,十步以內(nèi)槍又準又快。
瓦剌的統(tǒng)帥絕不是蠢蛋,他們想要取得勝利只能仰仗重騎兵。
但他不知道的是,這批明軍配備的長刀也都是精鋼制成。
瓦剌這邊砍明軍三四刀可能沒事,但明軍砍瓦剌軍一刀他們可能就已經(jīng)受不了了。
大規(guī)模的硬碰硬,無異于送死。
科技文明的差距,在這一刻顯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