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是不打算讓幾位藩王回東瀛了。
東瀛的情況,對大明來說其實并不友好。
東瀛的礦產(chǎn)資源太多了,幾位藩王手里的財富迅速上漲,他們的野心也會跟著滋生。
距離遙遠,即便是朱雄英也不能完全掌控藩王的行動。
就拿礦藏來說,四位藩王肯定會截留一部分。
朱雄英即便知道也很難管轄,畢竟距離遙遠總不能每次都召回京師。
隨著火車和蒸汽機的問世,幾位藩王已經(jīng)不適合留在東瀛。
朱雄英計劃讓他們作為統(tǒng)帥,為大明打江山。
這個計劃當然是爺孫倆一起商量得出來的,所以說朱元璋也沒瞞著。
也不是說大明現(xiàn)在缺少武將,軍事學(xué)堂一年就要畢業(yè)將近六千人,想找個會打仗的其實很簡單。
但這天下畢竟是朱家的,有些問題總是要考慮的。
回到王府后的朱樉,就把事情告訴了其他三位藩王。
朱棣聽后眉頭緊皺。
“我就知道我們回不去了,太孫這一招實在是絕!”
果不其然,事情和朱棣所預(yù)料的一樣。
朱惘也有些無奈的說道:
“唉,事到如今我們也沒辦法?!?
朱榑說道:
“我那幾個妻妾都還在東瀛呢,也不知道太孫允不允許我接過來?!?
其他幾位藩王有些無語,大家擔心的都是利益,只有你還在這想女人,難道就這樣認命?
朱棣不想。
朱樉似乎看出了朱棣心中的不甘,開口道:
“老四,你還想怎么樣?”
“這話是父皇說的,不是太孫。”
“我等幾人再不滿意,也不可能違抗父皇的意思啊!”
幾人雖說心有不甘,但面對朱元璋也沒有任何辦法,要是朱雄英一人決定,事情可能還有回旋的余地。
朱棣沉聲道:
“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要是這個時候東瀛突發(fā)戰(zhàn)亂,我們幾個肯定能回得去。”
其他三人全都愣在了原地。
這想法,真是大膽。
朱惘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你難不成是想聯(lián)合東瀛人?”
“他們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會答應(yīng)我們干這種事。”
“況且他們巴不得我們不回去呢,怎可能會甘心配合?!?
足利義滿最忌憚的就是幾個藩王,如果他們走了肯定能讓東瀛喘一大口氣。
世子再厲害,也不可能有幾位藩王殘暴,足利義滿腦子不出問題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答應(yīng)聯(lián)合的。
朱棣冷笑道:
“如果我們把真實情況告訴他們,他們肯定是不會答應(yīng)的?!?
“但若是我們隱瞞一部分呢?”
“況且東瀛也不只是足利義滿一人說了算,他手底下的大名也能派上用場,只要給的錢多,誰都可以收買。”
朱棣早就在足利義滿身邊發(fā)展了一批內(nèi)奸,其中也包括一些大名。
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
平時大價錢養(yǎng)著他們,就是為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
四位藩王沒人想一直在京師待著,即便能做閑散王爺也不愿意。
京師的日子可沒法和東瀛比,雖說兩地發(fā)展差距很大,但東瀛好就好在沒人管。
在京師也就相當于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平日里根本不敢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