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帝國,那是出了名的不講理。
他若是忌憚大明,就不可能私自關(guān)押大明的使臣。
若是帖木兒帝國不講情面,那李景隆對此也毫無辦法。
俞通淵聞勸慰道:
“曹國公,不必想那么多?!?
“帖木兒帝國到底如何,咱到了才知道不是?”
“只要咱們盡職盡責(zé)的辦了,太孫殿下就肯定不會怪罪咱們?!?
“帖木兒帝國的情況,太孫殿下怎可能不清楚,定不會因此事難為曹國公的。”
李景隆聽后心里稍稍好受了些,隨即再度端起酒杯共飲。
下西洋的第一站,占城。
收到消息后的朱允炆也是第一時間趕到港口迎接。
朱允炆就藩后,朱元璋便封其為吳王,藩國烏麗。
算起來,朱允炆到此已有數(shù)月的時間了。
烏麗在占城雖算的上是大城,但和大明比起來也是破敗不堪。
這完全超出了朱允炆的預(yù)期。
他想過烏麗破,卻沒想過竟有這么破。
從里到外,完全沒有一個大城該有的樣子。
不但到處都是殘垣破壁,就連百姓多半也都是老弱病殘。
這可把朱允炆給愁壞了。
這樣一座城,要什么沒什么,未來該如何發(fā)展呢?
不說別的,就連帶來的五萬精兵都很難養(yǎng)活。
還好軍費全都由太孫殿下承擔(dān),要不然這肯定是個麻煩差事。
整頓幾日后,朱允炆便開始對烏麗進行徹頭徹尾的改革。
首先就是規(guī)劃城池。
這樣做不僅可以更好的掌控烏麗,還可以提升朱允炆的威望。
城中的青壯年雖少,但修建城池還是將將夠用。
正好借這個機會統(tǒng)計一下城里的青壯年到底有多少。
占城王室趕在朱允炆來之前,便移走了大量青壯年。
如若不是后來大明水師前來駐扎,只怕這城中的青壯年會更少。
“王爺,關(guān)于這城池的修建,臣還想和王爺商量商量。”
“是關(guān)于城中百姓的?!?
黃子橙趕在朱允炆出府前說道。
“這些事先放放,如若有什么不放心的,可以先和白梅商量。”
“這幾天大明的船隊馬上就要來了,我得先去港口迎接?!?
朱允炆擺擺手說道。
黃子橙見此情形,也只好不再多。
五日后。
朱允炆帶著幾千精兵,趕在曹國公來之前抵達了占城港口。
“此番陣仗可真是大??!”
朱允炆看著一望無際的船隊,忍不住感嘆道。
雖說來之前已經(jīng)做好了心里準備,但當(dāng)真正看到如此規(guī)模的船隊時朱允炆的內(nèi)心還是忍不住感到震撼。
船只密密麻麻的連在一起,如同一座可移動的島嶼。
占城王室見此情形也是忍不住的感到害怕。
如此多的船只,明軍的數(shù)量肯定也不會少,怎么說也有五萬兵。
烏麗目前還屯著五萬,再加上大明水師駐扎在占城的幾萬,加起來估計怎么著也有個十五萬。
這等兵力,想要拿下占城也就只是一句話的事。
“表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