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說書人也是可以影響民心的。
一個出名的說書先生,口中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便會傳到應天府各地。
小說的傳播程度是遠遠比不上說書的,畢竟小說還需要百姓識字而說書就只需幾枚銅錢便可坐著聽一下午。
但百姓們不知道的是,這應天府內(nèi)的說書先生其中有五成都是錦衣衛(wèi)的暗線。
朱元璋把控輿論的重要方式便是通過說書人口中的故事,此種方式不僅效率高而且十分隱秘。
而且說書人還可以時刻監(jiān)視著各大娛樂場所,萬一有人起了歹心也可第一時間向錦衣衛(wèi)匯報。
現(xiàn)在說書人口中所關(guān)于孫殿下的故事,都是由錦衣衛(wèi)審核過才允許講得,甚至有些都是朱元璋親自口述的。
做這些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樹立皇家完美的形象鞏固自己的皇權(quán)。
凡是講述太孫殿下故事的茶館全都人滿為患,可見大家對太孫殿下的歡迎程度有多熱烈。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人開始傳太孫殿下是神仙轉(zhuǎn)世專門前來庇佑大明的。
朱雄英這幾日上街巡查時也略有耳聞,他不用細想便知道這其中肯定有皇爺爺?shù)母深A,為的就是不讓此次事件影響到自己的民心。
經(jīng)過這次刺殺案后,朱雄英的名聲不僅沒有變臭反倒是越來越好了。
除去皇家干預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敵對商會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打擊,沒空再編造謠來抹黑朱雄英。
藍家莊近日的情況也越來越好了,沒有了敵對商會的搗亂后藍家莊的勢力很快又進一步的擴大了許多。
而且愿意幫藍家莊做事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其中都得益于朱雄英的名氣日漸雄厚,百姓見太孫殿下如同見神佛。
藍家莊的發(fā)展逐漸步入正軌,朱雄英也可以正式騰出手來忙其他事了。
比如說進一步擴大大明民報的規(guī)模。
大明民報現(xiàn)在的規(guī)模還是不夠大,在百姓當中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其主要原因便是發(fā)行量實在是太少。
若想要增加民報的發(fā)行量就必須從原料下手,盡量去減少紙張和印刷的價格。
“殿下,編輯邸報的人已經(jīng)全部到齊,還請殿下吩咐!”
“造紙坊和印刷房那些都備好了嗎?”
朱雄英問道。
“稟告殿下,已全部備好,其中造紙坊二十間,印刷坊五間?!?
朱雄英點點都,繼續(xù)問道:
“現(xiàn)在紙張的價格如何?”
“一尺長的白紙,大概賣到兩文錢。”
朱雄英沉思片刻后回答道:
“還是高了,把所有造紙坊和印刷坊全都聯(lián)合起來。這樣便可降下本錢。”
“那些外國工匠,還有幾日才能到達?”
王石頭躬身答道:
“稟告殿下,外國工匠總計四百余人最遲不過后日便可抵達應天府?!?
“記得下船之后嚴加檢查,凡是帶病的一律不許進城?!?
“是!殿下!”
這些外國工匠可是朱雄英花了不少錢買過來的,若是下船之后全都身患疾病那可就虧大發(fā)了。
其實大明朝的造石技術(shù)并不落后,甚至還在世界上遙遙領(lǐng)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