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笑得出來嗎?最心愛的兒子一夜變傻,這么多年來,他日日夜夜期盼安王能夠不藥而愈,可是他等了這么多年,等到頭發(fā)都白了,安王還是癡傻的模樣。
東宮之位遲遲未立,不知道的人以為那是皇上在忌憚兒子自相殘殺,知道的人卻是明白,那個位置是皇上特意給安王留的,留了整整十年。
最后,皇上不得不在文武百官的壓力下立了儲君,只不過,并不是他心目中最滿意的人選。
“安兒啊,你什么時候才能變聰明呢?”
小的時候,君炎安是多么聰明的一個孩子,三歲的時候便能讀詩,四歲便能讀史,引經(jīng)據(jù)典,融會貫通,說是天才也不為過。
只可惜,天妒英才?。?
“兒臣吃了賢王的肉,說不定,明天就會變聰明了!”
安王咧嘴一笑,眼睛亮晶晶的。
“傻孩子,吃什么補(bǔ)什么,那是吃飯,補(bǔ)的是身體,不是腦子!”
皇上哭笑不得,這傻小子不會到現(xiàn)在還沾沾自喜,認(rèn)為自己找到了解藥了吧?
“父皇說錯了,腦子也是身體的一部分。既然能補(bǔ)身體,既然也能補(bǔ)腦子。而且,兒臣還有一個好辦法!”
君炎安故弄玄虛,話只說了一半。
雖然知道他說的話都帶著傻氣,可是皇上的好奇心還是被勾了起來。
“什么好辦法?”
“父皇不是說,多看書,多念書,也能讓人變聰明嗎?所以兒臣就想,找一個與兒臣年齡相仿的伴讀一塊念書,如何?”
讀書固然是好事,就算是不能把腦子給治好,也能多明白一些道理,也省得安王爺無所事事,荒廢了光陰。
只是年紀(jì)相仿的伴讀?上哪兒找去?
官宦家的孩子到了這個年紀(jì)都忙著建功立業(yè),考取功名,又豈能跟著一個傻王爺胡鬧?
“好是好,不過這伴讀的事情,朕還得好好替你搜羅搜羅!”
君炎安卻是突然站了起來,興沖沖的說道:“不勞父皇費(fèi)心,兒臣心里已經(jīng)有人選了。他就是段丞相家的大少爺,段清楊!”
段丞相家的兒子,左右不過十歲吧?
這叫與他年紀(jì)相仿?
皇上一口老血卡在胸口,差點(diǎn)沒吐出來。
“父皇覺得如何?兒臣和安王妃回了門,看到那段清楊知書達(dá)理,出口成章,兒臣甚是喜歡。”
“當(dāng)真喜歡?”
指望他恢復(fù)如常似乎是不大可能了,有生之年,能讓他開心一些,庇佑他衣食無憂,不被人欺負(fù),也便是他這個當(dāng)?shù)奈ㄒ荒芴嫠龅牧耍?
“是!”
“允了!”
果然不出君炎安所料,皇上想也不想就答應(yīng)了。
安王府里,段清瑤左等右等,終于等來了君炎安的馬車。
馬車在安王府門口停下,卻遲遲不見君炎安走下來。
段清瑤一著急,抬腳迎了上去,“安王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