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峰在店里幫著干活,姑娘們忙進忙出,一直到八點左右人流量才少了下來。
這是方月華等人每天的日常,工作強度的確不一般,不過相較于她們的收入來講,還是說的過去的。
畢竟,工廠里的工人經常要加班加點,還要三班倒,就是這么辛苦地去干活,一個月能拿到三十元的人也是極少數。
而她們,收入直接就是五十元每個月!還是長白班!這條件,她們沒有任何理由去抱怨。
葉曉峰帶著方月華等人去了為民飯店,袁平安知道他來了,特地放下顧客來跟他見面,主要就是說起想加大合作量。
“主要是果茶,銷量太大了,幾乎每個顧客都想點上一杯。不瞞你說,我們店也嘗試著研發(fā)過奶茶,但是不管怎么嘗試,就是跟你口味差很多。
關鍵是顧客就認你的奈蓮品牌,好像杯子上沒有奈蓮的標志,這果茶味道就會自動掉檔似的!哈哈!這錢,就活該讓你賺!”
袁平安笑道。
果茶的調配的確是個技術活,主要是果糖的制作和調配,以及水果的數量調節(jié),這都是很講究的,不然誰都可以把水果丟水里當飲料了。
當然,品牌效應這個東西的確是存在的。這就好比前世很多女人都對驢牌趨之若鶩,同樣的東西,只要印上驢牌的標志,就好像質量一下子就會提高n個檔次似的。
人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虛榮心,沒有辦法。
“袁總太客氣了!這潑天的富貴,我葉曉峰接了!”
兩人舉杯暢飲,談笑間又商定了每天三千杯的果茶量。
三千杯,一杯價格五毛,賺兩毛一杯,直接就是六百元的收入!
“我的媽呀,葉老板,你這錢真是太好賺了!”
李璐羨慕妒忌但不恨地感嘆了一句。
“那是人家葉老板本事好,換個人試試看?”
方月華急忙幫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