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莞投喂沈老爺子的工夫,將一鍋美食烹飪好,而后她又配置了一份獨家醬料,用小罐頭瓶裝著,放進三輪。
“今兒天可冷了,莞莞出門可得多穿件兒厚衣服?!?
沈莞拍了拍身上的棉襖,說這還是去年冬天孫如給她新做的,抗風,她一點兒都不冷。
戴上厚厚的帽子,沈莞道別了老人,騎著三輪,一人一狗,踏上了前往縣城的路程。
小學門口的午休時間,比中學要熱鬧的多,不回家吃飯的小孩子,基本都能從父母那兒得到午飯錢,家庭一般的,有一兩毛,家庭條件好一些的,大概也有個三五毛。
沈莞的三輪車往那兒一停,昨天買過飯團的孩子,今天自發(fā)就來排隊了。
沈莞不用再吆喝,收一份錢賣一個,然后會打開熱乎乎的雞湯桶蓋,問他們要不要吃豆腐串。
“姐姐這個多少錢一串呀?”
“一分錢一串兒,一毛錢十二串,還有一小碗湯喝。”沈莞弄得雞湯豆腐串,色香味兒濃郁,便是用一根牙簽,上面串上三塊豆腐皮,很精致的一串,但是湯味兒和醬料味兒濃,孩子們光是聞著,就流口水了。
“姐姐,我要一毛錢的豆腐串?!?
“姐姐,我要五分錢?!?
“姐姐,我不要兩個飯團了,我要一毛錢的豆腐串兒!蘸多多的醬?!?
沈莞給每一個買豆腐串的孩子,都派發(fā)了小碟子用來盛裝,雖然豆腐串的加入,減少了飯團的銷量,但是看著一張張心滿意足的笑臉,她的心情就會變得很好。
就在孩子們把她的小攤位圍繞得滿當當?shù)臅r候,兩個戴著眼鏡的大人,模樣斯文的從校園里走了出來。
沈莞下意識以為,他們是學校的管理員,要過來趕她走,在心里做起了心理準備。
哪知道,這兩個人過來是跟她買飯團,一開口就是要十幾個,給別的同事帶的。
沈莞瞬間松了口氣,收了錢,雙手麻利的包好了十個飯團,同樣問他們需不需要豆腐串。
“要,給我們來三十個,帶回去嘗嘗。”
“好?!鄙蜉傅男〉硬荒艽虬?,建議他們回去拿兩個飯盒來,可以多裝一些雞湯。
二人點頭,一個人回去拿飯盒,另外一個站在旁邊,跟沈莞閑聊了幾句。
“你是在這附近?。俊?
“不是,我家在平洼村,這不是沒有工作,就想著擺一個小攤兒,養(yǎng)活自己?!?
“雖然路遠,但你這個小攤兒,賣的東西可不便宜,一天不少賺吧?”年輕的女老師笑瞇瞇的問。
沈莞謙虛的說了句還行,隨即另一位男老師帶著飯盒過來了,在沈莞盛湯時,女老師還笑著說:“您可別看我們倆是老師就盛得太多,再讓你賠錢了。”
“不會的,孩子們喝不下那么多,要是能喝,我也多給?!鄙蜉负┖竦慕忉尅?
兩位老師付了錢,帶著吃的走了,路上二人小聲討論,說小吃攤雖然不大,但是衛(wèi)生弄的挺不錯,孩子吃了,也不會出問題。
沈莞帶來的雞湯豆腐串,很快就見了底,飯團賣出去一些后,米飯還剩下半桶,就沒有孩子來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