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預想中的差不多,大家對于倉庫轉租出去,并不放在心上。
這國有資產,能隨便轉給個體戶嗎?
這簡直是笑話。
何況,他們還是這么大的廠礦企業(yè),全國有名的,哪能犯這些小錯誤。
“可是,他承諾給二十個用工名額,這確實香啊。”李永年端著茶水杯,輕啜著茶。
果然,廠長想起這個,開始頭痛。
他被廠里的職工追著堵著,想要個招工名額,給搞得頭痛。
他也能理解那些老職工的心情。
孩子些一天天大了,如果不解決就業(yè),孩子們在外面閑著,成為待業(yè)青年,容易出問題。
這年頭的待業(yè)青年,就相當于社會渣滓、惹事生非、打架斗毆的代名詞。
當父母的自然心焦,不想孩子走這么一條道。
再說,這些長大了的男孩子,工作不能解決,那人生大事,自然也不好解決。
哪個女方,愿意找個待業(yè)青年?大家一起家里待業(yè)喝西北風?
所以,老職工們一天天來求著他、磨著他,求他給個工作機會,哪怕是臨時工,也可以。
可全廠的職工崗位,只有這么多,哪還有多的位置安排。
他也不能憑空變些崗位出來。
何況,就算變個崗位出來,工資又從哪兒來?
這些事,他比李永年還頭痛。
“他真確定,能給二十個用工名額?”廠長問。
李永年回答:“按他的保守估計,只多不少。我想了想,他這個,應該能辦到?!?
李永年屈著手指,把他在皮鞋店里看過的情況,跟廠長作了分析:“他經營的那一家皮鞋店,我去看過,那么小的一個門市,就安置了四五個人。如果,他把倉庫拿去開成百貨公司,那能提供的工作崗位,應該更多。”
他在這邊羅列著可能,而另外的一些人,已經在開始盤算小九九了。
自家的侄兒,現在還沒正式工作,不如,安排他去百貨公司?
我家的外甥女,一直想當個服務員,如果有機會,安排去百貨公司當服務員,也不錯啊
小算盤一打,大家都積極表態(tài):“這事,我看行。上面不是要求改革開放嗎?不是要解放思想嘛,我們這也算是盤活資產,解決一部分的就業(yè)問題,是個大好事啊。”
廠長睨了他們一眼,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在想什么。
“既然大家這樣說,我也不好一人反對。不過,我要求,他給提供三十個用工名額,名額少了,就免談,還有,不能隨便減少人員,不能隨便扣工資。”廠長慢條斯理的說。
“行,我回頭跟他說一聲?!崩钣滥昊卮稹?
當天晚上,李永年和羅春梅,來到“步步高”皮鞋店,跟徐二龍轉達這個消息。
“三十個用工名額?”徐二龍一時間,有點為難。
雖然開一家百貨公司,需要不少員工。
可是,這三十個名額,還是超過他目前的預期。
本來二十個人就能完成的事,安排三十個人來做,這不是人浮于事?
徐二龍皺著眉頭,思索一下,對李永年道:“安排三十個名額,這條件,我答應。不過,我也有條件,這個人員,得我自己挑選考核,不能安排關系戶?!?
若說,李永年跑來百貨公司,當當關系戶,徐二龍舉雙手贊成,大家可以成為利益共同體,大家有錢一起賺,風險一起擔,對方怎么也得罩住百貨公司。
適當一兩個關系戶,有利于長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