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說的唾沫橫飛:“特別是里面那個秦偉,秦山長,要是哪家學(xué)子家里困難,還會親自上門幫扶。
我們村有兩個孩子,從小就無父無母,秦山長得知后,一日三餐都允許他們在學(xué)院吃。
春夏秋冬,還給他們置辦衣物,去年冬天,都被秦山長給接回家過年了呢!”
秦偉之名,李世隆也是早就聽說過了。
此人,宅心仁厚,奉行的是新學(xué)的身體力行,用自身的行動力去感染他人。
“正是因為秦莊的種種,我們才信服,能被秦莊管理,不單單是吃飽穿暖住得好這么簡單。”老漢發(fā)自內(nèi)心的說道。
李世隆也是點點頭,在秦莊里,他到了天下大同,這似乎就是大乾未來的樣子。
他吃了幾口土豆面,那老漢還夾了一大塊肉給他。
有點柴,比他在宮里吃的差遠(yuǎn)了,可不知為什么,吃起來很有成就感。
告辭離開后,李世隆道:“朕明白了,為什么很多京城人都愿意往秦莊跑,甚至出現(xiàn)了秦莊地比京城更貴的現(xiàn)象。
因為秦莊就是多年后的京城,或者說,是多年后的大乾。
秦莊做的種種,涵蓋了衣食住行。
甚至教育,都比京城還要更先進(jìn)。
似天馬行空,實際上,每一條,都令人發(fā)??!”
竇玄齡也說道:“臣沒有想過,有一日,農(nóng)戶的孩子也能夠如此知禮節(jié)。”
“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古人稱我不欺!”杜敬明感嘆道:“陛下,去歲土豆紅薯還沒大面積的種植,今歲,恐怕會迎來一個糧食大爆發(fā)?!?
李世隆心情很好,他已經(jīng)迫不及待想知道,今年到底能收多少糧食。
“朕知為什么景云說,三年后才是出戰(zhàn)的時機(jī)了,他的確沒說錯,百姓交了稅,倉庫有糧,甚至還能販賣給商人。
莫說打一年了,就算打他個兩年,又如何?”
李世隆道:“走,去那狗東西在做什么!”
原本他去了秦莊,結(jié)果沒找到秦墨,詢問下才知道秦墨跑到田地里來了。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了秦莊的試驗田。
就到秦墨躺在草地上,旁邊擺放著各種好吃的。
不遠(yuǎn)處,摞放著一堆堆紅薯和土豆,還有用麻袋裝好的稻谷。
“叔爺,統(tǒng)計出來了,十畝新式稻谷,出產(chǎn)了七千二百斤稻子,平均一幕大概七百二十斤。
這是精細(xì)化培養(yǎng)的,如果放出去,一畝地能有六百五十斤就算不錯了?!?
秦空手里還拿著小本子,“曬干,脫殼之后,一千斤稻谷大概能得到五百到六百斤的大米!
剩下的米糠,可以賣給養(yǎng)殖場,除了喂養(yǎng)家禽之外,還可以用來喂馬,
米糠壓縮成糠餅,混入食鹽,和其他主要口糧,便于攜帶,更易戰(zhàn)馬吸收!
研磨精細(xì)的人也可以吃!
發(fā)酵后還可以做肥料......”
秦墨點點頭,“小空空,不錯,你算是把稻子研究到頂了!”
被秦墨夸贊,秦空有些不好意思,“我都是按照叔爺指點的方向研究,要不然,肯定沒有如今的成就!”
“別妄自菲薄嘛,你培育的糧食,將為這個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秦墨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說過的,只要你堅定的走好這條路,日后人們提起你秦空,誰都要贊你一句神農(n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