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壁城說到基建偉業(yè)之事,眼神中也亮起光彩。
“我記得你以前講過,有關(guān)你們那個世界的種種,我考慮了下,既然要修那就做到一勞永逸,也讓他們將官道分作三條路修?!?
兩條往返道路用半米寬的綠化帶隔離開,還有一條將近四米的人行道。
他受云苓影響很深,如今做事經(jīng)常會汲取后世的種種先進(jìn)妙處。
“今后官道修起來的話,沿路的客棧酒家勢必會變得多起來。而且京城外,其實散落分布著不少田莊和小村落,修了人行道也能方便百姓們用?!?
“以往常有百姓在官道上不慎被馬車和馬匹撞倒踩踏,這樣一來也能安全些?!?
云苓認(rèn)可地點點頭,眸子里星光閃爍,不由得高興地道:“你考慮的沒錯,等路修起來,咱們聯(lián)系城中木匠和鐵匠們造車,把自行車和三輪車推行到民間!”
哪怕車的質(zhì)量和路況依舊比不上現(xiàn)代,按十五公里的距離,從清懿書院到進(jìn)城一個小時也足夠了。
交通方式的變更,對于發(fā)展的影響是巨大的。
云苓看著那些勞作的工匠們,不由對將來的大周越發(fā)期待起來。
蕭壁城似是想到了什么,忽然道:“對了,你倒是提醒了我,大桃子不就是木匠之女出身?待會兒進(jìn)城了恰好可以去趟文國公府,同她和五弟說說這事?!?
梓桃家中世代都是木匠,雖說她爹沒能生個兒子傳承香火,不過手藝倒是留了下來。
京城哪個木匠好,哪個木匠水,她可是一清二楚,且大多都是熟識的人。
蕭壁城覺得,他只需要把圖紙交出去,墨王夫婦就能把這件事辦的很好。
云苓點頭應(yīng)下,“那咱們一會兒去趟文國公府,順便看看桃子的婚事籌備的如何了。”
約莫下午的時候,夫妻倆終于進(jìn)了城,隨后直奔文國公府。
文國公府中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