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案子告一段落,在歷時半年后,引來了收尾。
秦墨案牘上擺放著一個數(shù)據(jù),八十七四千六百人。
擊殺死士,連帶叛逆,十七萬人。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shù)字。
也是秦墨親自主導的第一大案。
這件事造成的影響,直接推動了大秦官場第三次革新,也間接的推動了全國第三次革新。
現(xiàn)在官場人人自危,都一個勁兒的想要撇清自己跟李氏沒有任何關系,一個個都老實的不能在老實了。
而秦墨則是把李氏一部分優(yōu)質(zhì)的資產(chǎn),充公,成了國營公司。
畢竟李氏麾下,足有百萬員工,一旦動蕩,這百萬人將失去飯碗。
而剩下的資產(chǎn),要么拍賣,要么合并。
一鯨落,萬物生。
秦墨把文件合上,顯的很疲憊,他已經(jīng)不愿意在坐鎮(zhèn)皇宮了。
這一次,不只是誅了李族,更讓他在意的,則是跟李勇猛等人的感情。
李勇猛心灰意冷,連帶著他家里所有的子嗣都辭官,把家產(chǎn)變賣,去了隴右的鄉(xiāng)下定居,他們盤下了一座山頭,準備種樹,世代經(jīng)營。
李新的葬禮他也沒有去參加,程大寶兄弟代他送了花圈。
林蓉還親自來了皇宮,帶著一大家子跪著磕頭,感謝他的照顧之恩。
這女人很有智慧,恩怨分明,倒是讓秦墨有些欣慰。
至于李軒和李先,這兄弟倆也備受打擊,辭去了所有的身份,把封地也還給了朝廷。
兩個都信了佛。
要知道,大明的國教是紫微星門,是道教。
秦墨更是紫微星門上一代的掌教。
這兩人作為秦墨的弟子,不信道,反而去信佛,擺明了是慪氣。
秦墨也由得他們兩人去了。
他們愛信什么信什么,只要不危害大明。
他現(xiàn)在也想開了。
自己掏心掏肺的,換來了什么?
什么都沒有。
憑什么要一直讓他退讓?
非要把他逼到無路可退,才甘心嗎?
李雙安也辭官了,但是還保留了郡王的爵位,不過封地也盡數(shù)還給了朝廷,還有分紅,他也跟秦墨講明了,日后不在從皇家基金會收取分文分紅,就算打給他,也會重新捐給朝廷。
不是李雙安對李氏有什么眷戀,而是迎合朝廷的第三次革新。
不單單是李雙安,程家兄弟,柳家兄弟,連竇遺愛,都上書要取消世襲罔替的爵位制度,取消封地和食邑。
一行人的上書,引起了軒然大波,卻沒有人敢站出來說什么。
誰都知道,他們是秦墨最忠實的支持者,連他們都站出來,誰還敢反對?
而秦墨也借機,把第三刀斬向了自己人。
所有秦族郡王,統(tǒng)一取消封地,食邑,現(xiàn)有的封地和食邑,如果需要繼承,需要繳納大量的稅收。
而且大明是有推恩令的,這也就導致秦族內(nèi)部的皇族子弟也好,王族子弟也好,最后大多都會泯然于眾人。
秦族內(nèi)出現(xiàn)了一些動蕩,但是懾于秦墨的威嚴,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半點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