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孩子還是不哭怎么辦?”一個護士接連拍了幾次嬰兒的腳心,嬰兒不僅沒哭,還打了個嗝。
護士:“......”
醫(yī)生們正在給產婦縫合傷口,另外一個醫(yī)生過來看了看,見嬰兒已經能夠自主呼吸,讓護士去檢查。
“看看肺泡打開沒有!”
極少有嬰兒不哭就能打開肺泡進行自主呼吸,這個男嬰就成了極少。
嬰兒被父母取名為薛云澄。
這個孩子天生就有些不同,不僅出生沒哭過,就是后續(xù)的日子里也從來不哭。
餓了渴了拉了尿了都會咿咿呀呀叫人。
母親說他就是上天派來的小天使,在他七八個月的時候,母親就能睡整宿覺,不必熬夜起來喂奶喂水換尿不濕。
一歲多的時候,他可以聽大人說話,指出一百多個字。
三歲的時候,他已經會加減法,會被白首古詩。
薛家這個孩子,一度被認為是天才。
薛家也知道天才易折這句話,小心地培養(yǎng)著他,甚至將他送到賀家,同賀家那位小天才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
讓他能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自己的天賦異稟,面對外界鋪天蓋地好壞夾雜的贊賞之詞。
不過薛家父母感覺自己多慮了,這個孩子比他們想象的要沉穩(wěn)?
十五六歲的時候,便一副老成模樣,沉穩(wěn)睿智的氣質,就是他父親都比不了。
感覺起來,薛云澄更像是這家里的家長一般。
有一次他們發(fā)覺,兒子似乎在尋找什么,怎么問他都不說,知道他有自己的主見,只要不做違法的事情,他們愿意放手。
畢竟,一個十五歲被保送哈佛大學就讀醫(yī)學專業(yè)的孩子,做事有條有理,實在沒必要限制他。
薛家一家都不是華夏籍,華夏很多次希望薛云澄能夠回國,給于了極為豐厚的條件,但他本人不做回應,做父母的又哪里能代替他做決定。